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内分泌与代谢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杨金奎,男,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江苏扬州人。民盟盟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首席专家;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1984年南京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9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从师原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甲状腺组组长张忠邦教授,1996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从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陈家伟教授,1997年江苏省大破格为副主任医师,1998年被批准为南京医科大学内分泌专业硕士生导师。2001年12月被选拔为江苏省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百人计划)和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2002年3月被选拔为江苏省委选拔为新世纪学科带头人。曾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参与国家九五攻关课题1项,完成国家新药项目6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课题成果有省级课题—1型糖尿病免疫学预报及实验性动物预防,国家九五公课题—口服胰岛素的研制等。原工作单位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2002年4月作为人才引进到北京同仁医院,被聘为主任医师,内分泌科主任,首席专家。2003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展开
个人擅长
内分泌与代谢病。展开
  • 尿酸高可以吃菲莱吗

    尿酸高人群能否吃菲莱牌大豆提取物胶囊需综合考量,其成分大豆异黄酮无直接证据表明影响尿酸代谢,但需关注个体差异,如合并肾脏疾病者、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食用需谨慎,且该胶囊不能替代尿酸管理措施,建议食用前咨询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结合自身多方面情况综合判断。 菲莱一般是指菲莱牌大豆提取物胶囊,从目前的科学研究来看,尿酸高的人群能否吃菲莱需要综合多方面情况考量。 一、菲莱牌大豆提取物胶囊的成分与尿酸代谢的关系 菲莱牌大豆提取物胶囊主要成分通常包含大豆异黄酮等。目前并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据表明大豆异黄酮会直接导致尿酸升高或显著影响尿酸的代谢过程。然而,尿酸高的人群往往存在嘌呤代谢紊乱的基础问题,需要关注整体饮食和营养补充剂对尿酸水平的潜在间接影响。 二、尿酸高人群食用菲莱的注意事项 1.个体差异方面:不同尿酸高的人群个体情况不同,比如有的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疾病,像肾脏疾病等。如果存在肾脏疾病,由于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需要考虑菲莱牌大豆提取物胶囊是否会对肾脏功能产生额外影响,因为目前缺乏针对尿酸高且合并肾脏疾病人群食用该胶囊的特定研究数据,所以这类特殊人群食用前需要谨慎评估。 2.生活方式影响:尿酸高的人群一般建议低嘌呤饮食等生活方式调整。菲莱牌大豆提取物胶囊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剂,其食用不能替代正规的尿酸管理措施,如低嘌呤饮食、适当运动等。而且如果在食用菲莱牌大豆提取物胶囊的同时,不注意整体的生活方式调整,那么对于尿酸水平的控制可能没有积极作用。 3.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尿酸高相对较少见,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营养补充剂的摄入需要非常谨慎,目前没有针对儿童尿酸高人群食用菲莱牌大豆提取物胶囊的相关安全及有效性研究,所以不建议儿童尿酸高人群食用菲莱牌大豆提取物胶囊。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这类特殊人群尿酸高时,食用菲莱牌大豆提取物胶囊更需要谨慎。因为目前缺乏孕妇和哺乳期女性食用该胶囊对胎儿或婴儿影响的相关研究,为了确保母婴安全,一般不建议随意食用,需要在医生的专业评估下,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食用。 总体而言,尿酸高的人群是否可以吃菲莱牌大豆提取物胶囊不能一概而论,建议在食用前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结合自身具体的健康状况、尿酸水平以及整体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是否适合食用。

    2025-10-28 13:15:04
  • 苯甲酸雌二醇是什么

    苯甲酸雌二醇为人工合成甾体雌激素类药酯化增稳脂溶,可促进女生殖系统发育及调节激素,用于补充雌激素不足等病症,禁忌已知或疑乳腺癌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未确诊阴道出血者,孕妇禁用,老年及有特定病史者需谨慎使用。 一、基本定义 苯甲酸雌二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雌激素类药物,属于甾体雌激素,化学结构为雌二醇的苯甲酸酯,通过酯化作用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和脂溶性,能更持久地发挥雌激素样作用。 二、药理作用 (一)促进女性生殖系统发育 可促进和调节女性性器官(如子宫、阴道等)及副性征(如乳腺发育等)的正常发育,维持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 (二)激素调节作用 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模拟体内雌激素的生理效应,对体内的内分泌系统起到调节作用,影响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等。 三、适应证 (一)补充雌激素不足 用于治疗女性性腺功能不良、卵巢功能不全等引起的雌激素缺乏相关病症,例如青春期发育迟缓等情况;也可用于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相关症状,如潮热、出汗等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的表现。 (二)其他相关病症 还可用于一些因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的疾病辅助治疗,比如某些闭经、绝经相关的泌尿生殖道萎缩等问题。 四、禁忌证 (一)明确禁忌情况 1.已知或怀疑患有乳腺癌、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患者禁用,因为雌激素可能会刺激这类肿瘤的生长。 2.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使用,因为药物需要通过肝肾代谢,肝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加重肝肾负担并可能引发不良反应。 3.患有未确诊的阴道出血的患者禁用,避免掩盖病情或导致病情加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妇禁用苯甲酸雌二醇,因为雌激素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等情况。 (二)老年患者 老年女性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身体状况,由于老年人群体肝肾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退,使用该药物时要权衡雌激素补充带来的益处与可能增加的健康风险,如血栓形成等风险可能会增加,需谨慎评估后使用。 (三)有特定病史患者 对于患有肝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苯甲酸雌二醇时需谨慎评估。例如,有心脏病史的患者使用雌激素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脏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有肝病病史的患者,因药物经肝脏代谢,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使用,并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

    2025-10-28 13:14:07
  • 脑垂体分泌功能开启的原因是什么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控垂体分泌功能开启且受年龄影响,反馈调节如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可通过负反馈维持稳态,应激状态下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应对应激,老年人对应激调节能力有变化。 一、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控作用 脑垂体分泌功能开启主要依赖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节机制。下丘脑会分泌多种促释放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和促抑制激素,这些激素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垂体前叶,调控垂体前叶相应激素的分泌。例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前叶,促使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则调控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参与性腺的发育与功能调节,此为垂体分泌功能开启并发挥作用的重要调控路径,该过程受年龄因素影响显著,婴幼儿时期下丘脑-垂体-靶腺轴逐步发育成熟,促使垂体分泌功能逐步开启以支持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 二、反馈调节机制的影响 体内的反馈调节对垂体分泌功能开启起关键作用。以甲状腺激素为例,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与分泌,当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后,又会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维持激素水平稳态;同理,性激素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也存在负反馈调节,青春期时性腺发育,性激素分泌增加,对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产生负反馈,同时也开启了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调节机制,这一过程与年龄、性别相关,青春期女性和男性因性腺发育启动,促使垂体促性腺激素等分泌功能开启以适应生殖系统发育需求。 三、应激状态等因素的触发 应激状态可触发垂体分泌功能开启。当机体处于应激情况(如创伤、感染等)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使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激素等分泌,以应对应激反应,此过程涉及生活方式中的应激因素影响,不同个体对应激的反应不同,但都会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使垂体分泌功能在应激情况下开启,以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对应激的调节能力下降,垂体分泌功能在应激下的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需特别关注其机体的适应性调整。

    2025-10-28 13:13:19
  • 得了高血脂怎么治疗

    高血脂干预涵盖生活方式调整与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生活方式上需饮食减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摄入、增膳食纤维并控总热量,运动要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加2-3次力量训练,药物依血脂类型等由医生选他汀类等,儿童高血脂优先饮食运动干预,孕妇高血脂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高血脂综合基础病,生活方式为基础且药物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 一、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调整:需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每日膳食中饱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应低于总能量的10%,同时限制胆固醇摄入,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300mg。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食用全谷物、蔬菜、水果等,例如每日应摄入25~30g膳食纤维。此外,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个体的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热量摄入标准,保持能量平衡,预防超重和肥胖。 2.运动锻炼: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约4~6km/h)、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每周2~3次的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运动可帮助改善血脂水平,增强心肺功能。二、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血脂异常类型、心血管疾病风险等情况,由医生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常见的有他汀类药物等,其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来降低血脂,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医生专业判断,不涉及具体服用剂量等指导。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高血脂:儿童高血脂多与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等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优先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如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果、全谷物等)和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量来改善血脂,避免随意使用降脂药物,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使用需谨慎评估风险与收益。 2.孕妇高血脂:孕妇高血脂应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通过调整饮食(如遵循低脂、高纤维饮食原则)和适当轻度活动来控制血脂,因为孕期药物使用需特别谨慎,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只有在非药物干预无效且风险受益比明确时,才会由医生权衡后考虑是否使用降脂药物。 3.老年人高血脂:老年人高血脂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等情况,生活方式干预仍是基础,如饮食上更要注重低盐、低脂、低糖,运动要选择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方式,如慢走等,药物使用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与年轻人不同。

    2025-10-28 13:12:14
  • 降血糖不能吃什么水果

    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食用含糖量高的榴莲、荔枝、龙眼及升糖指数高的西瓜、菠萝、芒果等水果,儿童因血糖调节能力弱、老年人因代谢功能下降更应避开这类水果以防血糖失控及相关并发症风险。 一、含糖量高的水果 1.榴莲:榴莲的糖分含量较高,每100克榴莲中含糖量可达28克左右。高血糖患者食用后,血糖会迅速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这是因为榴莲中的碳水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会快速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从而引起血糖波动。 2.荔枝:荔枝的含糖量也不容小觑,每100克荔枝含糖约16-20克。大量食用荔枝可能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明显上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会增加血糖失控的风险,主要是由于荔枝中的糖分被机体快速吸收,打破了血糖的稳定状态。 3.龙眼:龙眼的含糖量较高,每100克龙眼含糖约16克左右。高血糖人群食用龙眼后,血糖容易出现较大幅度的升高,原因是龙眼中的糖分被人体吸收的速度较快,会使血糖快速上升,不利于血糖的管理。 二、升糖指数高的水果 1.西瓜:西瓜的升糖指数相对较高,一般升糖指数在72左右。虽然西瓜水分含量高,但其中的碳水化合物等成分会使血糖上升较快。对于糖尿病患者,食用西瓜后,血糖可能会迅速升高,这是因为西瓜中的糖分被机体快速吸收,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尤其是在大量食用时,这种升糖效应更为明显。 2.菠萝:菠萝的升糖指数约为66。高血糖患者食用菠萝后,血糖会较快升高,这是由于菠萝中的糖类物质被人体消化吸收的速度相对较快,从而引起血糖的波动。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控制菠萝的摄入量,以免血糖失控。 3.芒果:芒果的升糖指数大概在55-70之间。高血糖患者食用芒果后,血糖会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因为芒果中的糖分等成分会被人体吸收,影响血糖水平。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要谨慎食用芒果,避免血糖出现较大的波动。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如果患有糖尿病等情况,家长更要严格控制其水果的摄入,避免选择上述高糖、高升糖指数的水果,因为儿童的血糖调节能力相对较弱,食用这类水果更容易导致血糖大幅波动,影响身体健康发育。老年人本身代谢功能有所下降,对于血糖的调节能力不如年轻人,食用高糖、高升糖指数水果时更易出现血糖失控的情况,所以老年人在选择水果时也应避开这类水果,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降低因高血糖带来的各种并发症风险。

    2025-10-28 13:11:3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