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内分泌与代谢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杨金奎,男,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江苏扬州人。民盟盟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首席专家;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1984年南京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9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从师原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甲状腺组组长张忠邦教授,1996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从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陈家伟教授,1997年江苏省大破格为副主任医师,1998年被批准为南京医科大学内分泌专业硕士生导师。2001年12月被选拔为江苏省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百人计划)和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2002年3月被选拔为江苏省委选拔为新世纪学科带头人。曾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参与国家九五攻关课题1项,完成国家新药项目6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课题成果有省级课题—1型糖尿病免疫学预报及实验性动物预防,国家九五公课题—口服胰岛素的研制等。原工作单位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2002年4月作为人才引进到北京同仁医院,被聘为主任医师,内分泌科主任,首席专家。2003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展开
个人擅长
内分泌与代谢病。展开
  • 血糖多少算高血糖

    高血糖判定分空腹与餐后标准,空腹至少8小时未进食检测值需结合多次检测等判断,餐后2小时≥特定值属高血糖范畴,孕妇有特定血糖判定标准,儿童青少年结合年龄等及症状判断,老年人群需综合基础疾病等情况判定。 一、空腹血糖高血糖判定标准 空腹状态(通常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下,空腹血糖检测值≥7.0mmol/L时,需考虑高血糖情况,但需结合多次检测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因单次空腹血糖升高可能受应激等因素影响,若非同日复测空腹血糖仍≥7.0mmol/L,需警惕糖尿病可能。 二、餐后血糖高血糖判定标准 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时,若血糖值≥11.1mmol/L,则属于高血糖范畴。此标准主要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等情况,若餐后2小时血糖处于7.8~11.1mmol/L之间,属于糖耐量异常状态,需密切关注生活方式并定期监测。 三、特殊人群高血糖判定差异 (一)孕妇 孕妇的血糖标准与非孕妇不同,孕妇空腹血糖≥5.1mmol/L、餐后1小时血糖≥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时,即可诊断为高血糖,这是因为孕期身体代谢变化等因素导致孕妇对血糖的调控能力有所不同,需格外关注以保障母婴健康。 (二)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高血糖判定需结合年龄及具体检测场景,一般空腹血糖≥7.0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且伴有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时,可考虑高血糖相关问题,由于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高血糖对其生长、器官功能等影响需重点关注,需及时就医评估。 (三)老年人群 老年人高血糖判定同样需参考上述标准,但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高血糖可能与药物、其他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且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较差,在判定高血糖及后续管理中需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状况、用药情况等,避免因高血糖管理不当引发其他并发症。

    2025-10-28 12:14:11
  • 服用利尿剂能减肥吗

    利尿剂短期减重是通过促进肾脏排尿使体重短期看似下降但非脂肪减少且易反弹,长期使用会致电解质紊乱、加重肾脏负担、引发脱水与酸碱平衡紊乱,健康减肥应靠科学饮食管理与规律运动,有基础病及特殊人群禁服利尿剂需遵医靠健康生活方式管理体重。 一、利尿剂短期减重的原理及局限性 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尿,增加体内水分排出量,从而使体重在短期内看似下降,但这并非是脂肪的减少。例如,有研究表明,服用利尿剂后体重的降低主要是水分丢失所致,而非脂肪组织的消耗。然而,这种减重方式只是暂时的,一旦机体重新摄入水分,体重会迅速回升。 二、长期使用利尿剂的健康风险 1.电解质紊乱:利尿剂在促进水分排出的同时,也会导致钠、钾等电解质的丢失,引发电解质失衡。如血钾过低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血管问题;血钠异常会干扰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出现乏力、抽搐等症状。 2.肾脏负担加重:长期滥用利尿剂会增加肾脏的过滤负担,可能损害肾脏结构和功能,尤其对于本身有肾脏基础疾病的人群,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3.脱水与酸碱平衡紊乱:过度排尿可导致机体脱水,同时影响酸碱平衡,引发代谢性紊乱,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三、健康减肥的正确途径 真正健康有效的减肥应依靠科学的饮食管理与规律运动。合理控制每日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同时结合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和力量训练,通过增加能量消耗来实现脂肪的持续减少,这是可持续且对身体无害的减肥方式。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对于有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电解质代谢异常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绝对禁止通过服用利尿剂来减肥,此类人群应遵循医生指导,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来管理体重,避免因滥用利尿剂导致病情恶化。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更不应尝试通过利尿剂减肥,因其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或处于特殊生理阶段,使用利尿剂会带来极大健康风险。

    2025-10-28 12:12:18
  • 2型糖尿病能治愈吗

    2型糖尿病无法治愈,但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来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风险,治疗需因人而异,患者应积极配合并坚持。 1.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控制:保持均衡的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身体活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体重管理: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2型糖尿病的控制至关重要。 2.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等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糖水平。 注射胰岛素:对于血糖控制不佳或有其他特殊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3.定期监测: 血糖监测: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其他检查: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血脂等检查,以评估糖尿病的控制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4.特殊人群: 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并不常见,但也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健康问题,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医生会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控制血糖。 孕妇:如果患有2型糖尿病且计划怀孕,需要在孕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以确保孕期的血糖控制和母婴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2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生活方式等因素。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定期进行监测,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有耐心和毅力,积极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如果对糖尿病的治疗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应及时咨询医生。

    2025-10-28 12:10:59
  • 亚临床甲亢有什么症状

    亚临床甲亢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部分无明显自觉症状,仅体检等发现甲功异常,少部分患者有代谢方面(儿童生长发育、成年怕热、女性月经、男性性功能变化等)、心血管系统(不同年龄心跳、血压变化)、神经精神系统(儿童注意力、成年情绪)相关表现,其症状隐匿,怀疑时需及时就医查甲功明确诊断并评估管理。 代谢方面: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轻度升高,机体代谢会有所加快。在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速度稍有异常,比如身高增长速度较同龄正常儿童略快或略慢;成年患者可能会出现怕热的情况,相比正常环境下更易感觉燥热,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加速了机体的氧化代谢过程,产热增加。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的改变,如月经周期缩短等情况,这与甲状腺激素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有关,而男性患者可能会有性功能方面的轻度变化,不过这些表现都相对不特异。 心血管系统: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影响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早期无明显心悸等表现,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在活动后出现心跳加快的情况;成年患者较易出现心悸症状,可表现为自觉心跳明显加快、心慌,在安静状态下也可能感觉到心脏跳动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血压轻度升高的情况,尤其是年龄较大且有基础心血管风险因素的人群,长期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慢性影响,增加未来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 神经精神系统:在儿童中,可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影响学习状态;成年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易激动的现象,相比以往更容易烦躁、易怒,这与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有关,但这种情绪改变往往没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 亚临床甲亢的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很多患者是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后才被诊断。如果怀疑有亚临床甲亢,应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管理。

    2025-10-28 12:10:23
  • 胃出血的症状有哪些,糖尿病患者能否从事体力劳动

    胃出血症状因出血量速度及部位不同而异,可出现呕血(量多速快吐鲜血、量少速慢呈咖啡色)、黑便(上消化道出血典型柏油样)及不同程度全身表现;糖尿病患者可从事适当体力劳动需综合考量,血糖平稳无严重并发症时可从事轻至中度,劳动前监测血糖、带含糖食品,有严重并发症需谨慎并遵医嘱。 一、胃出血的症状 胃出血的症状因出血量、出血速度及出血部位等不同而有所差异。 1.呕血:若胃内出血量较多、出血速度较快,患者可呕出鲜血;若出血量较少、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后被胃酸作用,呕出物可呈咖啡色样物质。 2.黑便:血液进入肠道后,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大便呈黑色、发亮,类似柏油样,此为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现。 3.全身表现:少量慢性:出血可无明显全身症状;出血量较多时,可出现头晕、乏力,因失血导致贫血,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及全身缺氧;还可出现心慌:、出汗,系失血后机体应激,交感神经兴奋所致;严重时可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休克表现。 二、糖尿病患者能否从事体力劳动 糖尿病患者可以从事适当体力劳动,但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1.可从事情况: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平稳,且无严重并发症时,可从事轻至中度体力劳动。适当体力:劳动有助于消耗::葡萄糖,利于控制血糖、增强体质。但需注意,:劳动前应监测血糖,:若血糖过低不宜立即从事体力劳动;劳动过程中需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防出现低血糖;同时劳动:过程中要留意血糖变化,根据:情况调整饮食及药物等治疗方案。 2.需谨慎情况:若糖尿病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如眼底病变(可能因体力劳动时血压波动等导致眼底::出血风险增加)、肾病等,则需谨慎从事体力劳动,应在医生指导下,依据自身具体状况合理安排体力活动,:避免因过度::劳累加重病情。

    2025-10-28 12:08:3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