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内分泌与代谢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杨金奎,男,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江苏扬州人。民盟盟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同仁医院首席专家;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办公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1984年南京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9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从师原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甲状腺组组长张忠邦教授,1996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从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陈家伟教授,1997年江苏省大破格为副主任医师,1998年被批准为南京医科大学内分泌专业硕士生导师。2001年12月被选拔为江苏省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百人计划)和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2002年3月被选拔为江苏省委选拔为新世纪学科带头人。曾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参与国家九五攻关课题1项,完成国家新药项目6项,主持省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中课题成果有省级课题—1型糖尿病免疫学预报及实验性动物预防,国家九五公课题—口服胰岛素的研制等。原工作单位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2002年4月作为人才引进到北京同仁医院,被聘为主任医师,内分泌科主任,首席专家。2003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展开
个人擅长
内分泌与代谢病。展开
  •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石榴

    糖尿病人能否吃石榴需分情况而定,血糖控制稳定时可在两餐间少量吃,每次100克以内;血糖控制不佳、合并严重并发症时不宜吃;老年糖尿病人食用要严格控量并密切监测血糖,年轻糖尿病人生活方式不健康时食用也需谨慎。 一、石榴的营养成分与对血糖的影响 石榴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从碳水化合物含量来看,每100克石榴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约为13.1克左右。其升糖指数(GI)相对适中,糖尿病人食用后血糖不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但也不能忽视其对血糖的影响。 二、糖尿病人食用石榴的适宜情况 如果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较为稳定,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时,可以在两餐之间少量食用石榴,一般建议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00克以内(约小半个中等大小的石榴)。这是因为此时血糖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少量食用石榴带来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对血糖的整体影响在可调控范围内。 三、糖尿病人食用石榴的禁忌情况 1.血糖控制不佳时:当糖尿病人血糖居高不下,空腹血糖大于1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3.9mmol/L时,不建议食用石榴。因为此时血糖水平较高,石榴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进一步升高血糖,加重病情。 2.合并严重并发症时:如果糖尿病人合并有严重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时,也需要谨慎食用石榴。因为石榴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对肾脏、视网膜等造成一定负担,具体情况需根据个体的并发症严重程度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能食用。 四、特殊人群(糖尿病人)食用石榴的温馨提示 对于老年糖尿病人,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功能有所减退,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食用石榴时更要严格控制量,并且食用后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同时,老年糖尿病人在食用石榴前后都要注意测量血糖,以便更好地了解石榴对自身血糖的影响情况。对于年轻的糖尿病人,如果生活方式不太健康,比如经常熬夜、缺乏运动等,食用石榴时更要谨慎,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即使少量食用石榴也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较大。

    2025-10-20 12:56:55
  • 低钠血症有什么治疗方法

    低钠血症治疗需综合血钠水平、发生速度及临床症状,急性低钠血症伴严重症状时用3%氯化钠溶液静脉输注且控纠正速度,慢性低钠血症无症状则针对病因治疗且渐纠正,还需积极找病因针对性治疗,不同病因治疗及预后不同,儿童等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急性低钠血症治疗:当血钠快速下降(通常指在48小时内血钠下降幅度≥10mmol/L)或伴有严重神经系统症状时,需紧急处理。一般采用3%氯化钠溶液静脉输注,以快速升高血钠水平,但需注意纠正速度不宜过快,每小时血钠升高幅度不宜超过1-2mmol/L,24小时内血钠升高幅度不宜超过12-15mmol/L,否则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更需谨慎调整输注速度和剂量,密切监测血钠变化及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低钠血症治疗:若血钠缓慢下降(血钠下降幅度<10mmol/L)且无症状,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逐渐纠正低钠血症。一般采用口服等渗或高渗盐水,或者使用托伐普坦等药物,托伐普坦可促进自由水排泄而不丢失钠,但需注意该药物可能引起口渴、脱水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监测血钠及肾功能等指标。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肾功能、电解质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在治疗过程中需更加密切监测血钠变化,避免纠正速度不当带来的风险;对于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的患者,需综合评估患者的液体平衡、心肾功能等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病因治疗:积极寻找低钠血症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例如,对于因利尿剂使用过多导致的低钠血症,需调整利尿剂的使用;对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低钠血症,需补充糖皮质激素等;对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导致的低钠血症,需治疗原发病,限制液体摄入等。不同病因导致的低钠血症,治疗方法和预后不同,因此明确病因是合理治疗的关键。在儿童中,若因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遗传代谢性疾病导致低钠血症,需针对特定疾病进行相应的内分泌替代等治疗,同时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等情况。

    2025-10-20 12:55:38
  • 甲状腺癌的症状是什么

    甲状腺癌患者常无意中发现颈部无痛性单个质地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的肿块早期较小随病情进展渐大部分增长快,肿瘤增大可致气管受压呼吸不畅、食管受压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受压声音嘶哑,晚期转移至肺可致咳嗽咯血、至骨可引起骨痛及病理性骨折、至脑可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儿童患者颈部肿块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家长需留意,女性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需关注自身甲状腺健康定期检查,有甲状腺疾病病史人群若颈部肿块性质改变应高度警惕及时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一、颈部肿块表现 甲状腺癌患者常因无意中发现颈部无痛性肿块而就诊,肿块多为单个,质地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早期肿块较小,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增大,部分患者肿块增长速度较快。 二、压迫相关症状表现 1.气管受压:肿瘤增大压迫气管时,患者可出现呼吸不畅、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2.食管受压:若肿瘤压迫食管,可导致吞咽困难,影响进食。 3.喉返神经受压:当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时,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的表现,若压迫进一步加重,可能导致声音完全失音。 三、远处转移相关症状表现 甲状腺癌晚期可能发生远处转移,转移至肺部时,患者可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转移至骨骼时,可引起骨痛,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转移至脑部时,可能出现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四、特殊人群特点及相关表现 1.儿童患者:儿童甲状腺癌患者颈部肿块生长速度可能相对较快,家长需密切留意儿童颈部是否有异常肿块出现,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检查。 2.女性患者:甲状腺癌症状在男女患者中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女性需关注自身甲状腺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常。 3.有甲状腺疾病病史人群:既往有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结节等)的人群,若出现颈部肿块性质改变(如肿块迅速增大、质地变硬等),更应高度警惕甲状腺癌可能,需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如甲状腺超声、穿刺活检等以明确诊断。

    2025-10-20 12:53:38
  • 孕妇空腹血糖5.3正常吗

    孕妇空腹血糖5.3mmol/L高于正常范围(3.1-5.1mmol/L),可能是糖耐量异常或妊娠期糖尿病,需进一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明确,若确诊糖耐量异常或妊娠期糖尿病,要在多学科协作下通过饮食、运动或胰岛素治疗等管理,高血糖对母婴有不良影响,如影响胎儿发育、增加孕妇感染及产后患糖尿病风险等,孕妇平时高糖饮食、运动量少或有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也易致血糖异常,需及时就医合理管理保障母婴健康。 可能的情况及应对 糖耐量异常: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来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糖耐量异常,孕妇需要在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干预。饮食上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少食多餐;适当进行合适的运动,如散步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妊娠期糖尿病:若葡萄糖耐量试验达到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那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管理。可能需要在内分泌科、产科等多学科的协作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更严格的饮食控制、必要时的胰岛素治疗等。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以确保母婴的健康。 对母婴的影响及相关因素考虑 对胎儿的影响:长期高血糖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过大,增加难产、剖宫产的风险;还可能引起胎儿宫内发育异常、胎儿窘迫等情况。另外,高血糖环境也可能影响胎儿的肺成熟等。 对孕妇的影响:孕妇高血糖可能会增加孕期感染的发生率,如泌尿系统感染等;产后也可能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等。 生活方式因素:如果孕妇平时有高糖饮食的习惯,如过多食用甜品、含糖饮料等,或者运动量过少,都可能增加血糖升高的风险。 病史因素:如果孕妇本身有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等情况,那么出现血糖异常的风险相对更高。对于有这些高危因素的孕妇,更应该密切监测血糖,加强孕期保健。 孕妇空腹血糖5.3mmol/L不正常,需要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情况,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管理,以保障母婴健康。

    2025-10-20 12:52:35
  • 甲亢会呼吸困难吗

    甲亢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原因包括甲状腺肿大压迫气道(青少年甲亢患者易出现)、甲亢性心脏病引起心功能不全(老年甲亢患者更易发生)、甲状腺危象(老年人等抵抗力弱人群风险高),若甲亢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不同年龄及基础健康状况的甲亢患者需个体化治疗。 甲状腺肿大压迫气道:当甲状腺显著肿大时,尤其是重度肿大的情况,会对气管产生压迫,进而影响气道通畅,导致呼吸困难。这种情况在青少年甲亢患者中相对更易发生,因为他们的甲状腺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大。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甲亢患者,由于其身体仍在发育,甲状腺肿大对气道的压迫可能会随着病情发展而迅速加重,需要密切关注甲状腺肿大的程度以及呼吸状况。 甲亢性心脏病引起心功能不全:甲亢患者长期甲状腺素水平过高会影响心脏功能,引发甲亢性心脏病,严重时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出现肺淤血等情况,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在不同年龄的甲亢患者中都可能发生,但老年甲亢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可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因甲亢性心脏病出现心功能不全相关的呼吸困难。老年甲亢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心脏对甲亢导致的负荷增加耐受性更差,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会比较明显。 甲状腺危象:这是甲亢的严重并发症,患者会出现高热、大汗、心动过速、烦躁不安、谵妄、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出现休克、昏迷,也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任何年龄的甲亢患者都有可能发生甲状腺危象,但老年人等抵抗力相对较弱的人群风险更高。老年人在甲亢病情控制不佳时,受到感染、手术等诱因影响后,更容易诱发甲状腺危象,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 如果甲亢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甲状腺超声、心脏超声、血气分析等,以明确呼吸困难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针对甲状腺肿大进行干预、改善心功能、抢救甲状腺危象等。同时,不同年龄、不同基础健康状况的甲亢患者在处理呼吸困难时需要综合考虑各自的特点进行个体化治疗。

    2025-10-20 12:51: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