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养生 > 查疾病 > 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治疗的四大认识误区

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治疗的四大认识误区

  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有一些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甚至一些临床医生,由于缺乏对缩窄性心包炎的正确认识,在选择心包剥脱术治疗问题上存在很多误区,以致影响到治疗策略的选择,从而影响患者疾病的转归和愈后。

  误区一 缩窄性心包炎必须要手术治疗

  早期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若经积极治疗有希望可避免手术风险。缩窄性心包炎在早期纤维层不成熟时,若能把握治疗时机采用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或可阻断病势进展,稳定病情,避免手术。而对于缩窄性心包炎“病情控制良好无进展,症状轻微者”也被列为心包剥脱术的手术禁忌症(详见《心胸外科学精要(第2版)》(美)凯泽(Kaiser,L.R.)等主编)。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抗纤维化、活血软坚散结方面的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更具优势。临床工作中,经石家庄长城医院心包病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11例早期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中有8例未进行手术,长期随访,病情稳定。

  误区二 施行心包剥脱术越早越好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施行心包剥脱术越早越好。”很多患者都认可,甚至一部分医生也是非常支持这一观点。其实,心包剥脱术的实施应该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并非越早越好,这是获得术后良好疗效的关键。在疾病早期,由于纤维层不成熟,心包膜与纤维层之间层次不清不易剥离,容易导致术中出血或术后复发;但是过晚,易损伤冠脉血管和心肌,而残留较多的纤维组织,无法松解下腔静脉冰冻状态钙化灶,使手术难度加大,且心包缩窄病程太长,易致肝功能不全、心肌萎缩等,影响预后。一般认为,在缩窄性心包炎病程6个月到一年为最佳手术时机,心包CT及MRI检查可协助判断。

  误区三 重视手术本身,忽略术前调理

  心包剥脱术成功与否,除与手术本身有关外,术前的调理对患者的愈后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不能只重视手术本身,而忽略术前调理。手术前要尽量达到以下要求:①循环呼吸功能明显好转;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浮肿、胸水及腹水显著改善或减轻;②饮食状况有所进步;③心率不超过120次/分,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等基本正常,体温正常及活动能力提高;④每日尿量比较衡定。

  误区四 施行手术治疗后就可万事大吉

  不可否认,目前心包剥脱术仍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是据报道围手术期病死率:通常是5%-15%,近年来有所下降约4%。心包剥脱术的远期疗效:症状好转率可达到80%左右;5年存活率70%—80%,10年存活率50%—60%。所以术后一定要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并且还有一部分患者在术后时隔数月或数年还可能会出现浮肿、气短、乏力等不适症状,此时要及时就医,积极进行治疗。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心包病专科之一,对于缩窄性心包炎的早期治疗,术前及术后的调理方面我们积累了一定经验,希望能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