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养生 > 查疾病 > 二尖瓣关闭不全如何治疗

二尖瓣关闭不全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1)左心室代偿期

  ①主要防治风湿活动、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呼吸道感染。在牙科、器械操作和手术前需应用抗生素治疗。

  ②限制体育运动及体力劳动,低盐饮食,使心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在代偿期,以延缓病情发展。

  (2)左心室衰竭期

  ①慢性肺阻性充血:

  A.降低后负荷:减少体循环阻力,增加心排血量和减少反流量。常应用ACE抑制药,如卡托普利(captopril)、依那普利(enalapril)、贝那普利(benazepril)、赖诺普利(lisinopril)、培垛普利(perindopril)等,注意首剂低血压反应,初次用小剂量,后渐增至治疗量长期应用。其他α受体阻滞药哌唑嗪1mg,2~3次/d。

  B.降低前负荷:降低回心血量,减轻肺淤血。常用单硝异山梨醇50mg,1/次d,口服。

  C.强心、利尿:可应用地高辛、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如合并快速房颤,可用毛花苷C(西地兰)0.4mg加10%葡萄糖10ml,静脉注射,待心率下降后,改用地高辛维持。

  (3)抗心律失常: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出现的频发或呈联律的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由于二尖瓣反流,使主动脉瓣未及时开放,故可不产生射血作用;晚期可有心房颤动。故应及时纠正期前收缩及其他心律失常。

  (4)病因治疗:如系感染性心内膜炎所致二尖瓣关闭不全,应早期选用足量、具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需静脉用药和应用长疗程(不少于4~6周)。在炎症控制后3~6个月手术。因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乳头肌、腱索断裂或室间隔穿孔,待病情稳定后,需同时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二尖瓣成形术。

  2.外科治疗

  当出现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时,需考虑瓣膜手术治疗。

  目前认为当左室功能尚未严重受损和不可逆改变之前行手术治疗,可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手术病例选择参考:

  ①临床心功能为NYHA 3~4级/Ⅵ,3级为理想手术指征,4级手术死亡率高,预后亦差;对缺乏症状的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当EF>50%,心排血指数>2.0L/(min·m2),左室舒张末压<1.6kPa(12mmHg),收缩末容积指数<50ml/m2,可适宜手术;

  ②左室造影示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

  ③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瓣膜穿孔、外翻或腱索、乳头肌断裂等)。

  乳头肌完全断裂产生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例,病情严重,需紧急施行外科治疗。经右心Swan-Ganz导管检查确定诊断后,应立即进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暂时改善或维持循环功能后,在体外循环结合低温下进行手术。前胸正中切口,纵向锯开胸骨,切开心包,显露心脏。与此同时,切取一段大隐静脉供作分流移植术。然后全身肝素化,于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插入引血导管,升主动脉内插入给血导管,开始体外循环,用冷生理盐水作心脏局部深降温,于升主动脉放置阻断钳,经升主动脉根部插入注射针,注入冷心脏停搏液。先作大隐静脉-冠状动脉分支端侧吻合术,然后经房间沟左心房切口,切除二尖瓣,替换以机械或生物瓣膜。

  由于二尖瓣瓣环组织脆弱,缝线应穿越足够的组织,牵拉缝线时操作应轻柔,以免组织撕裂,用衬垫小块织片作间断缝合,可增加持线牢度。

  完成二尖瓣替换术后,取除主动脉阻断钳,恢复冠循环血流,再部分钳夹主动脉壁,作大隐静脉-升主动脉吻合术。在瓣膜替换术之前先作远侧分流移植术吻合口,可避免因显露冠状动脉分支翻转心脏时,已放置在心脏内的人造瓣膜引起左心室梗塞区心肌破裂。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