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结肠癌

  1、结肠癌结肠癌与直肠癌如何区别

  大肠分为结肠和直肠,大肠癌又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那么,结肠癌和直肠癌的表现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大肠处于消化道的下段,长约1.5米,在右髂窝内起自回肠,全程似方框形镶嵌在腹腔。临床上为了诊断上的需要及估计预后和手术解剖的方便,将大肠癌大体上分为右半结肠癌(盲肠、阑尾、升结肠、结肠肝曲、横结肠右半部分);左半结肠癌(横结肠左半部分、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为乙状结肠远端的大肠,也是大肠的末端。

  临床表现

  直肠癌首先表现的是直肠的刺激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形状改变,便条变细,排便费力。后期可出现便血,直肠癌便血量较多,颜色多为暗红色,伴有粘液,有的甚至就是粘液血排出。如果出现阻塞肠腔的情况,那么会出现肠梗阻的症状,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而痔疮出血多为鲜血,量较少。亦有出血量较多的,少见。

  结肠癌多以消耗为主要表现,例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表现,腹部可触及包块,为粪块或者癌肿。早期结肠癌多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干燥和腹泻交替出现,便中可混有暗红色血,与便混于一起,晚期出现肠梗阻症状。痔疮出血多为鲜血,于便前出现,与大便不相混合。

  消除不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结直肠癌

  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方法是消除促癌因素,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应多吃山芋、红薯、玉米、水果、新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利于肠道毒素的排除。尽量少吃油炸、熏制、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吃有可能腐败的水果、蔬菜及食物。详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是:30~40岁以上,60岁以上更为多见,有消化道症状者;有结直肠癌病史者;有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如腺瘤、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者;有癌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遗传性结肠病者;有盆腔放疗史者;有胆囊或阑尾切除史者。

  结直肠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目前国内外专家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对其发病起着协同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的摄入,食物中的粗纤维越来越少,农村患者往往又因为食用腌渍食品过多容易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饮食中低钙和低维生素D是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目前研究认为,摄入维生素A、C、E与减少结肠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烟熏、腌制、油炸食品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另外,食物中的农药污染、不合理的食品添加剂等也可引起结直肠癌的发生。

  2、结肠癌结肠癌为何引起急性阑尾炎

  为什么结肠癌会引起急性阑尾炎呢?原因有多种。

  第一种情况是,发生结肠癌后刺激结肠使结肠节段性收缩加强。如果回盲瓣功能良好,可使结肠癌病变上段的结肠腔内压力升高。而肠腔内压力与肠腔半径成正比,回盲部为全结肠最宽大部位,压力最高,阑尾腔内径最小,压力最低。当肠腔内压力持续升高时,这种压力差最为显着,可致阑尾引流不畅,从而发生急性阑尾炎。

  第二种情况是,当结肠癌发生淋巴转移时,可使阑尾的淋巴回流受阻,引起阑尾水肿、缺血,抗感染能力降低。再加上阑尾的基底部狭小,回盲瓣肿胀关闭,阑尾病理性分泌粘液增多,引起阑尾梗阻,为细菌感染创造有利条件,而发生急性阑尾炎。

  第三种情况是,发生于阑尾附近的结肠癌炎性分泌物直接或间接延及阑尾。

  第四种情况是,当结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导致肠梗阻,使病变以上处结肠蠕动加强,可驱使粪块、未消化食物残渣、失调的细菌进入阑尾腔,引起阑尾腔梗阻、发炎。

  第五种情况是,癌肿侵及动脉血管,引起动痉挛收缩。阑尾动脉为一细小的终末动脉,可因痉挛收缩而导致阑尾缺血、坏死,使细菌有机可乘,由内向外引起阑尾炎症。严重时还可发生阑尾坏疽、穿孔。

  3、结肠癌左右结肠癌不同之处介绍

  很多人都种有错误的观点是:左右结肠癌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认为左右结肠不会有什么不同。这是不了解人体生理解剖的外行人的想法。结肠基于胚胎发育、血液供应、解剖和功能等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右半结肠(盲肠、升结肠和横结肠右半部)和左半结肠(横结肠左半部、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结肠癌由于发生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及体征也各异,应当注意鉴别。正确的认识左右结肠癌,便于更准确的诊断疾病,更及时的对疾病进行治疗。

  右半结肠发生于胚胎的中原肠,血液由肠系膜上动脉供应,静脉血经肠系膜上静脉主要回流入右半肝,故右半结肠癌多转移到右半肝;而左半结肠发生于胚胎后原肠,血液由肠系膜下动脉供应,静脉血经由肠系膜下静脉进入脾静脉,再经门静脉到左半肝,故左半结肠癌比较易发生左半肝转移。

  右半结肠肠腔较大,肠壁薄易扩张,生理功能是吸收水、电解质及部分葡萄糖,肠内容物多呈液态或半液态,所以右半结肠癌不易发生肠梗阻;而左半结肠肠腔狭小,生理功能主要是吸收水分及贮存大便,所以肠内容物成形且较干硬呈半固态。原发癌肿多为浸润型硬癌,环状生长,故左半结肠癌临床上有近一半的病人表现为肠梗阻。而这种肠梗阻的出现往往是渐进性的,病变早期仅有大便习惯改变,随着病情的发展,环状生长的肿瘤导致肠腔缩窄而出现便秘症状。尔后缩窄上端肠腔积液增多,肠蠕动增强,故便秘后又可出现腹泻,常为两者交替出现。肿瘤再进一步发展引起完全性肠梗阻,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痉挛性腹痛、肠鸣音亢进及无排便排气等症状。

  右半结肠血供丰富,结肠癌肿生长快,瘤体大,故80%的病人可于右腹部触及肿块,回盲部肿块尤为常见。由于癌肿侵及血管,常发生中央性缺血性坏死脱落,导致溃烂出血。早期出血不多时表现为大便隐血,以后出血渐多,大便呈暗红或酱色。癌性溃疡继发感染,致肠粘液分泌增加,临床上出现粘液血便及贫血。而左半结肠患者因肿瘤坏死继发出血,可出现粘液血便或血便,但量一般较少,且血与大便相混合,色泽呈暗红或鲜红色,大出血者少见。

  左半结肠癌在早期就可出现大便改变及梗阻症状,且比右半结肠癌多1倍左右,因此该类病人就诊往往较右半结肠为早。而右半结肠癌早期约70%-80%的病人常有饭后右侧腹部隐痛和胀痛,活动加剧,偶尔为阵发性,出现类似慢性胆囊炎或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阑尾炎等症状,易造成误诊。癌肿中心性坏死继发感染,毒血症状显著,临床上常表现为消瘦、虚弱、食欲减退、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4、结肠癌病理分型

  (1)右半侧结肠癌,由于右半侧结肠的肠腔直径较大,在生理上仍具有吸收功能,粪便在此段仍保持液体状态,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肠梗阻表现,而较易出现大便不规则,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有下腹部肿块常不明显,只有在体检才易发现,而且右侧结肠癌小量出血,不易发现,常常是在病人出现贫血,体重下降时才去就诊,延误病情。

  (2)左半侧结肠癌多易致肠腔狭窄,因粪便到达左侧结肠后多已形成固体状粪便,容易在癌变部位发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肠梗阻症状,在临床上有逐渐加重的便秘病史,多数为顽固性便秘。因此,老年人若出现逐渐加重的便秘,应怀疑左半侧结肠癌的可能,需进一步检查确诊。另外,左半侧结肠癌,由于经常有干燥粪便的刺激,可引起肠粘膜或癌组织溃烂,发生出血,亚急性肠穿孔或造成局部脓肿等,大便带血或粘液脓血。

  (3)癌肿累及肛管时,则以便秘伴便血及排便时肛门疼痛为主要症状。

  (4)癌肿侵及直肠,常致直肠狭窄,大便于结,大便条一例可见凹沟,并逐渐变细;同时伴有里急后重,排便不畅等直肠刺激症状,以及肉眼血便或粘液脓血便等。

  5、结肠癌两种蛋白或将预测结肠癌扩散

  在患有结肠癌的人的血液中发现了两种蛋白质,它们可能成为准确预测这种疾病是否将扩散的生物标记。研究人员指出,在2008年,仅美国就新出现了15万例结肠癌,5万多人死于该病。然而,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中的一半由于癌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而在5年内复发。这组科学家说,结肠癌的转移很难探测,而且目前没有可靠的人体化学标记用于预测它的转移。

  为了发现用于追踪结肠癌转移的有用的生物标记,这组科学家比较了来自同一个结肠癌患者的原始肿瘤细胞与转移后的细胞产生的蛋白质。他们发现两种蛋白质在转移细胞中的浓度显著高于原始癌细胞。这组科学家说,这两种蛋白质可能作为预测结肠癌转移的血液测试的有潜力的生物标记,从而可以进行更早的干预和治疗。

  6、结肠癌结肠癌造瘘术的护理措施

  结肠造瘘术是大肠外科常见的术式,主要用于直肠癌的miles手术及结肠癌晚期远端梗阻又难以被手术切除者的治疗。术后常出现各式各样的并发症,如术后早期出现造瘘口处出血、坏死,术后中远期出现的造瘘口肠管脱垂、造瘘疝、造瘘口狭窄、造瘘口肠管回缩、造瘘处皮肤黏膜分离等。主要原因为手术操作不当及护理方法不科学。

  为了预防这些并发症,需要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

  1、术前医生应仔细设计好造口的位置、大小以及尽可能地符合生理要求。结肠造口应高出皮肤表面3厘米,便于配戴粪袋以收集、储存粪便,过高或过低都不合适的。

  2、排便无规律是结肠造口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对排便无控制的意识。

  康复的办法是经结肠造口灌肠,训练患者增强定时排便的意识,开始,每天上下午各一次,以后逐渐减少,乃至完全不用。每次用500毫升?1000毫升温水灌入结肠造口部位,以刺激结肠排便;水的流量视患者感觉而定,流入5?10分钟后拔出导管,首先随着导管拔除流出一部分水和粪便,20分钟后剩余的水全部随着粪便流出。经过反复训练,一般术后三至六个月几乎所有结肠造口患者能定时自然排除粪便。

  3、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少进食不容易消化的食品:如花生、瓜子、松子、核桃和杏等仁等干果;纤维多的食物:如玉米、高梁、白薯及部分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带籽的食物:如草莓、西红柿、猕猴桃等及生冷的蔬菜和瓜果;此外,还要注意少吃带有特殊味道的食品:如大蒜、洋葱、韭菜、萝卜等,以及容易产生臭味的鱼、蛋、牛奶、羊肉等,如果患者不参加社交活动,后者可随意。

  4、病人应注意保护造瘘口周围皮肤,每日用温水、肥皂清洗,保持清洁干净,如有腐蚀,可涂氧化锌软膏;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腹泻,如需外出,可服止泻剂以抑制肠蠕动;应避免做增加腹内压力的动作,遇有排便困难,可戴手指套涂油膏扩张造瘘口;出现肠粘膜脱出或回缩,需到医院急诊处处理。

  7、结肠癌现状

  结肠癌的高发性

  全球每年新发大肠癌病人高达93万,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3-16万人,在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在我国目前大肠癌患病率已经高达46.8/10万;大肠癌已经成为中国三大癌症之一,其发病率正以4.2% 的速度螺旋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我国大肠癌发病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发病年龄以40-60岁之间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48.3岁,比西方人足足早了10-15 年,在我国青年患者比欧美更为多见,30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并不少见。

  结肠癌的严重性

  肠癌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包括:性功能、排泄功能下降,心理障碍增加、社交活动减少;大肠癌如此多见,但是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大肠癌患者确诊后5年生存率很低;在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

  结肠癌早期发现可防可治

  大肠癌并非不可防治,实际上大肠癌是最易自我筛查的病症,如能早期发现也是最能治愈的病症。大肠癌生长很慢,潜伏期较长,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美国研究表明,每年进行便隐血检测,可使大肠癌死亡率降低33%。   虽然大肠癌可防可治,但是在我国实际上超过 80%患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仅10-15%;国内调查显示,早期大肠癌术后存活率达90-95% 以上,而晚期则只有5%。

  肥胖人群更易患结肠癌

  德国人类营养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结肠癌与体型有很大关系,腰围与臀围之比过大的人患结肠癌的风险高。调查结果显示,腰臀比大于0.99的男性患结肠癌的风险比腰臀比小于0.89的男性高51%,腰臀比大于0.85的女性患结肠癌的风险比腰臀比不足0.73的女性高52%。此外,研究发现,身高也与患结肠癌风险有相当大的关联,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了结肠癌主要来源于肥胖因素。而在很多医院结肠癌的病房中,患者几乎全是胖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重度肥胖,尤其是中段肥胖也就是肚子较大的人患结肠癌的更多。北京武警二院肿瘤生物中心温洪泽主任表示,大肠癌非常好预防,只要人们平时少吃油腻食品,高脂肪,高热量食品,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就可以预防肠癌

  8、结肠癌疾病分类

  结肠癌(包括直肠癌)是大肠的腺癌,为肠道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因尚未明确,但本病的发生与多脂肪少纤维的饮食有关,腺瘤状息肉、结肠血吸虫、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亦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约40%的结肠癌分布于直肠及直肠乙状结肠曲,其余分布于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及肝、脾曲等处。

  结肠癌主要为腺癌,其余为粘液腺癌及未分化癌,大体形态可呈息肉状、溃疡型等。结肠癌可沿肠壁环行发展,沿肠管纵径上下蔓延或向肠壁深层浸润,除可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由腺瘤息肉癌变者,发病年龄较轻。

  分为

  (1)右侧结肠癌: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乏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泻与便秘交替、腹胀、腹痛、腹部压痛、腹块及进行性贫血。腹块的位置取决于癌所在的部位,如盲肠癌位于右下腹,升结肠癌位于右腹部,结肠肝曲癌在右上腹,横结肠癌在脐部附近。此外,可有发热、消瘦等。在晚期可有肠穿孔,局限性脓肿等并发症。

  (2)左侧结肠癌:由于乙状结肠肠腔最狭小且与直肠形成锐角,而且粪便在左侧结肠已经形成固体,因此容易形成狭窄。常常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肠梗阻,患者大多有顽固性遍秘,也可间以排便次数增多。由于梗阻大多在乙状结肠下段,所以呕吐较轻或缺如,而腹胀、腹痛、肠鸣及肠型明显。癌破溃时可使粪块外面染有鲜血或粘液,甚至排出脓液。梗阻近端的肠管可因持久的显著肿胀、缺血和缺氧而形成溃疡,甚至引起穿孔,此外,尚可发生肠道大量出血及腹腔内脓肿形成。

  (3)直肠癌: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变细,带血液及粘液,伴有里急后重或排便不净的感觉,当癌蔓延至直肠周围而侵犯骶丛神经时,可出现巨痛。如癌累及前列腺或膀胱,则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和血尿等症状,并可形成通向膀胱或女性内生殖器的瘘管。直肠癌也可以引起肠梗阻。

  9、结肠癌病因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的。好发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男性比女性多,男女之比为2:1.结肠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癌前疾病、及其他疾病有明显的关系。

  一、环境因素 

  结肠癌的发病与生活习惯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高脂肪饮食和食物纤维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促进肝中胆固醇和胆酸的合成,进入肠腔内增加,结肠细菌作用使之转变成胆固醇代谢物及次胆酸,有致癌的作用。食物和食物中缺乏不吸收的纤维素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使粪便中的致癌物质对肠壁作用时间延长,促进了肠道对致癌物质的吸收。食物中的高纤维素具有吸收水分的性能,能增加大便量,使致癌物质的浓度下降,在肠道中停留时间缩短,减少肠道致癌物质的作用时间,并且能吸收有害物质,促进排出,从而减少了结肠癌的发病危险性。食物纤维不足是造成结肠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持续观察西方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富含动物脂肪的高热量食物以及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使结肠癌的发病率增高。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吃肉,吸烟及饮酒是危险因素。逆关联因素包括进食蔬菜,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雌激素替代治疗和体育锻炼。纤维素可能有保护作用,但最近有人提出质疑。

  二、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结肠癌的发病原因之一。家族史:一级亲属得过结直肠癌的,其下一代在一生中患此病比普通人群要多。大约1|4的新发病人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三、炎症性肠病

  患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比普通人得结肠癌要高得多,多见于幼年发病病变范围广病程长的患者,癌变常发生在扁平粘膜。炎症的增生性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常可伴有息肉形成,进一步发展为肠癌;克隆氏(Crohn)病时,有结肠、直肠受累者也能引起癌变。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会是常人的30倍。

  四、血吸虫病

  血吸虫流行区和非流行区的结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明显区别,过去认为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因肠壁血吸虫卵沉积与毒素刺激,导致大肠粘膜慢性溃疡,炎性息肉等,进而引起癌变。对着个观点进行推测血吸虫卵沉积在结肠粘膜下引起慢性炎症和息肉样增生,是癌发诱因。

  五、息肉

  大部分结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的,发病的主要诱因是不良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癌变得发生率为25%左右;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3%左右。

  有关资料报道了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的发病率也在增高,有关学者认为与次级胆酸进入肠腔增加有关系。

  10、结肠癌临床症状

  早期症状

  最早期可有腹胀、不适、消化不良样症状,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后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脓性血便。

  中毒症状

  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著。

  肠梗阻表现

  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腹部包块

  为瘤体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有的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晚期时肿瘤侵润较甚,肿块可固定。

  晚期表现

  有黄疸、腹水、浮肿等肝转移征象,以及恶病质,直肠前凹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左半与右半结肠癌肿,由于二者在生理、解剖及病理方面的差异,其临床特点也表现不同。 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肠腔较宽大,粪便在此较稀,结肠血运及淋巴丰富,吸收能力强,癌肿多为软癌,易溃烂、坏死致出血感染,故临床表现以中毒症状为主。但在病情加重时也可出现肠梗阻表现。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肠腔相对狭小,粪便至此已粘稠成形,且该部多为侵润型癌,肠腔常为环状狭窄,故临床上较早出现肠梗阻症状,有的甚至可出现急性梗阻。中毒症状表现轻,出现晚。

  11、结肠癌鉴别诊断

  (一)结肠良性肿物 

  病程较长,症状较轻,X线表现为局部充盈缺损,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边缘锐利,肠腔不狭窄,未受累的结肠袋完整。

  (二)结肠炎性疾患(包括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 

  肠道炎症性病变病史方面各有其特点,大便镜检都可能有其特殊发现,如虫卵、吞噬细胞等,痢疾可培养出致病菌。X线检查病变受累肠管较长,而癌肿一般很少超过10公分。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也不同,可进一步确诊。

  (三)其它

  结肠痉挛:X线检查为小段肠腔狭窄,为可复性。阑尾脓肿;有腹部包块,但X线检查包块位盲肠外,病人有阑尾炎病史。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5%发病多在40岁以后,男女之比为2-3:1。

  结肠癌患者大多已中年以上,其中位数年龄为45岁,约有5%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结肠癌的临床表现随其病灶大小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而有所不同。不少早期结肠癌患者在临床上可毫无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病灶的不断增大,可以产生一系列结肠癌的常见症状,诸如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和粘液、腹痛、腹泻或便秘、肠梗阻以及全身乏力、体重减轻和贫血等症状。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常被患者忽视,也易漏诊。故对中年以上患者有下列表现时应提高警惕,考虑有无结肠癌的可能:

  ①粪便变稀,或带有血液和粘液;

  ②近期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排便不畅)、持续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

  ③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④腹部可扪及肿块;

  ⑤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或体重减轻等。

  有上述可疑现象时,除作进一步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应即进行下列系统检查,以期确定诊断。

  结肠癌需早期提高预防意识:用家用型便隐血检测试纸定期检测出血情况,一旦出现出血状况,就要及时就诊。

  12、结肠癌手术治疗

  治疗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并可辅以化疗,免疫治疗、中药以及其它支持治疗。

  (一)手术治疗

  1、术前准备 

  除常规的术前准备外,结肠手术必须要做好肠道准备包括:

  ①清洁肠道:手术前二天进少渣或无渣饮食;术前1—2天服缓泻剂,若有便秘或不全肠梗阻者酌情提前几天用药;清洁灌肠,根据有无排便困难可于术前一日或数日进行。

  ②肠道消毒:杀灭肠道内致病菌,尤其是常见的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等,以及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其药物前者主要是应用甲硝唑(灭滴灵),后者可用磺胺类药物,新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肠道准备充分,可减少术中污染,减少感染有利愈合。

  目前国内外一些医院有采取全肠道灌洗方法作肠道准备,方法是由胃管滴注或口服特殊配制的灌洗液(含一定浓度的电解质及肠道消毒剂,保持一定的渗压),用量4—8升,蹲坐于排便装置上。可同时达肠道清洁和消毒的目的。

  2、手术方法

  (1)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部的癌肿。切除范围:回肠末端15—20公分、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的右半,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肝曲的癌肿尚需切除横结肠大部及胃网膜右动脉组的淋巴结。切除后作回、结肠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缝闭结肠断端)。

  (2)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降结肠、结肠脾曲部癌肿。切除范围:横结肠左半、降结肠、部分或全部乙状结肠,连同所属系膜及淋巴结。切除后结肠与结肠或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

  (3)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癌肿。切除范围:横结肠及其肝曲、脾曲。切除后作升、降结肠端端吻合。若吻合张力过大,可加做右半结肠切除,作回、结肠吻合。

  (4)乙状结肠癌肿的根治切除 根据癌肿的具体部位,除切除乙状结肠外,或做降结肠切除或部分直肠切除。作结肠结肠或结肠直肠吻合。

  乙状结肠癌切除术

  (5)伴有肠梗阻病人的手术原则术前作肠道准备后如肠内容物明显减少,病人情况允许,可作一期切除吻合,但术中要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污染。如肠道充盈,病人情况差,可先作肿瘤近侧的结肠造口术,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行二期根治性切除术。

  (6)不能作根治术的手术原则肿瘤局部侵润广泛,或与周围组织、脏器固定不能切除时,若肠管已梗阻或不久可能梗阻,可用肿瘤远侧与近侧的短路手术,也可作结肠造口术。如果有远处脏器转移而局部肿瘤尚允许切除时,可用局部姑息切除,以解除梗阻、慢性失血、感染中毒等症状。

  3、术中注意事项

  (1)开腹后探查肿瘤时宜轻,勿挤压。

  (2)切除时首先阻断肿瘤系膜根部血管,防止挤压血行转移。并由系膜根向肠管游离。

  (3)在拟切断肠管处用布带阻断肠管,减少癌细胞肠管内种植转移。有人主张在阻断肠管内注入抗癌药物,常用5-氟脲嘧啶30毫克/每公斤体重,加生理盐水50毫升稀释,保留30分钟后分离肠管。

  (4)与周围组织粘连时能切除时尽量一并切除。

  (5)关腹前要充分的冲洗腹腔,减少癌细胞种植与腹腔感染。

  13、结肠癌药物治疗

  1、化学药物治疗

  手术后的病人化疗一般一年— 一年半内可使用2—3个疗程,常用药物主要是5-氟脲嘧啶(5-FU),也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等,5-FU每个疗程总量可用7—10克。可口服或静脉给药,最好加入葡萄糖液中滴注,每次250毫克,每日或隔日一次。如果反应较大如恶心、食欲减退、无力、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等,可减少每次用量,或加大间隔期。骨髓抑制明显时可及时停药。口服法胃肠道反应比静脉给药大,但骨髓抑制反应轻。

  用药期间必须注意支持治疗,并用减少副作用的药物。癌肿未能切除的病人行化疗,有一定减轻症状控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但效果较差,维持时间短,如病人一般情况差时,副作用显著,反而加重病情,不宜应用。

  2、免疫治疗

  可以提高病人抗肿瘤的能力,近年来发展很快,诸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转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已逐渐广泛应用,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而且可以配合化疗的进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科学家对舞茸(Maitake,又名灰树花)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给癌症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手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舞茸中含有以β-(1-6)结合为主链β-(1-3)结合为侧链的葡聚糖和以β-(1-3)结合为主链β-(1-6)结合为侧链的活性葡聚糖,实验证明这些活性葡聚糖可通过活化免疫功能而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还发现纯化的活性葡聚糖只有通过注射才能显效,而舞茸D-fraction(活性葡聚糖和蛋白的结合物)通过口服便可得到理想的效果。舞茸D- fraction无论是化学结构和组成成分或是分子量都有别于从香菇、云芝、灵芝、等其他菇类提取的同类物质,其生物活性也是这些同类物质所无法比拟的。

  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显示舞茸D-fraction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防癌抗癌作用:

  1、活化吞噬细胞、自然杀手细胞、伤害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诱导白细胞素,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的分泌。

  2、诱导癌细胞凋亡。

  3、与传统的化学治疗药物(丝裂霉素、卡莫斯丁等)合用,既增加药效,又减轻化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

  4、与免疫治疗药物(干扰素-α2b)有协同作用。

  5、减缓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增加食欲,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美国麦克健康食品公司是第一个系统研究舞茸的权威企业,其生产的舞茸精滴剂对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能起到很好效果。

  3、中药治疗

  可改善症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放疗、化疗的副作用,有的中药有直接的抗癌作用,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慈姑、龙葵等。用药时可辨证、辨病兼顾,加入清热解毒、活血攻坚、滋阴养血、除痰散结、调补脾胃等方面的药物。

  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方法单独用于晚期患者或老年患者,具有扶正祛邪,整体观念强、标本兼治,安全无毒的特点,为失去西医治疗机会的患者又提供了一个治疗机会,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根据患者的具体发展情况,将原发癌肿和转移癌灶同时进行控制,防止癌细胞扩散转移。

  目前临床上结肠癌中医中药治疗常用的效果显著的中药主要有珍香胶囊、抗癌平丸、参丹散结胶囊、华蟾素口服液及消癌平片等,可以在手术治疗前后服用这些药物,或者配合放化疗服用,也可单独用于晚期无法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可有效控制结肠癌原发病灶,防止其复发转移等的发生。而灰树花胶囊及参芪十一味颗粒等扶正类中药,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肾、促进白细胞生成等功效,用于配合结肠癌其他疗法的辅助治疗使用,能够起到明显的减毒增效的作用。

  14、结肠癌中医食疗

  结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水分和贮存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结肠粘膜的腺体能分泌浓稠的粘液,这种粘液呈碱性,可中和粪便的发酵产物。当结肠患有癌肿时,生理功能受到了破坏,排便功能以及全身情况都受到了影响,如腹泻、排便困难、全身消瘦等症状。如果饮食中仍不注意,吃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促癌食品,便会加重结肠癌的进展,使全身衰竭。结肠癌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饮食。

  研究证明,高脂肪膳食会促进肠道肿瘤的发生,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虽能降低血脂,但有促癌发生的作用。胆固醇本身并不致癌,但与胆石酸同时反应,有促癌作用,说明胆石酸是促癌因素。因此,结肠癌的病人,不要吃过多脂肪,脂肪总量占总热能30%以下,动、植物油比例要适当。也就是说,在一天的膳食中,包括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调中用油,每日脂肪要在50克以下。有的朋友惧怕冠心病,控制动物脂肪很严格,经常以植物油为主,甚至不吃动物油,这样会造成体内过氧化物过多。因为植物油中碳链不稳定、易氧化,如果适当的吃些动物脂肪,就会使碳链稳定,不易氧化,并减少体内自由基的形成,所以一定要科学饮食,讲究油脂的合理配比,建议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为1:1:1。

  膳食中应注意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如果结肠癌向肠腔凸起,肠腔变窄时,就要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因为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会造成肠梗阻。此时应给予易消化、细软的半流食品,如小米粥、浓藕粉汤,大米汤、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脑等,这些食品能够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较顺利的通过肠腔、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结肠癌术后的病人,应同其他胃肠道手术的病人一样,要遵医嘱给予饮食,饮食要以稀软开始到体内逐步适应后再增加其它饮食。应注意不要吃过多的油脂,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食物,每天都要有谷类、瘦肉、鱼、蛋、乳、各类蔬菜及豆制品,每一种的量不要过多。这样才能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手术后初期不能正常进食时,应以静脉补液为主。手术后注意加强护理和饮食营养,促进病人身体恢复。

  肠癌早期往往有大便的改变,有时便秘,有时腹泻,便中带血,有些病人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所以对早期肠癌病人应重视调理大便,在饮食中摄入含粗纤维较多的食品,如土豆、红薯、香蕉、嫩叶青菜等等,但加工要细致,避免食物过分粗糙对肿瘤部位的刺激。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可以使大便有一事实上容量,既可以预防便秘,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腹泻,并能保证每日的规律排便。

  晚期肠癌病人由于肿瘤恶性生长侵入肠道内造成肠道狭窄,不同程度的阻塞排便,并减少对食物的容纳。这时应注意给予病人营养丰富,少粗纤维的食物,如蛋类、瘦肉、豆制品和细粮,嫩叶蔬菜等等;并嘱病人多喝蜂蜜水和吃香蕉、鸭梨等等,其中以蜂蜜通便效果最佳。

  肠癌病人禁忌辛辣食物,辣椒、胡椒等食物对肛门有刺激作用,一定不能吃。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