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养生 > 查疾病 > 疖子的治疗

疖子的治疗

  疖病的治疗原则为全身应用抗菌药物;局部于未成熟破溃时外敷鱼石脂软膏,已化脓尤其波动明显者可切开排脓,对溃破创口或切开切口则用,凡士林纱布引流;局部还可施行物理疗法。面部疖肿切忌挤压,应早期应用大量抗菌素。对反复多发长期不愈的疖病可应用自血疗法或注射自家菌苗、多价葡萄球菌苗。

  疖和疖病的治疗

  1、局部治疗

  保护局部免受刺激,严禁挤压。早期,可在局部涂抹2%碘酊;或用局部热敷、理疗(超短波、红外线等);亦可外敷鱼石脂软膏、红膏药。出现脓头后,还可在其顶部涂以少许苯酚,或挑开,促其引流。如脓头已松动而未脱落,可用无菌钳细心将脓头拔出,使其引流通畅。有明显波动者应及时切开引流。在疖肿未形成脓肿时,切勿挤压或切开,以防感染扩散。

  2、全身治疗

  为了防止并发症和复发,可早期应用磺胺类药物、抗生素,或中药五味消毒饮。颈部疖病易于复发,但常可自身局限,经过一段时间后,白行消散吸收而愈。对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可根据脓液细菌培养的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或自体菌种疫苗注射等治疗(即在无菌条件下取出脓液做培养,将致病菌制成灭活疫苗,每星期肌内注射一次,共3次)。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疖病亦有疗效。

  3、中药治疗

  热毒型

  【证见】 局部红、肿、热、痛;可伴有恶寒,发热,疲乏,全身不适,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

  【方药】

  1)主方五味消毒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夏枯草各15克,栀子、连翘、赤芍各12克,白花蛇舌革3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暑天夹湿者,加滑石30克、车前草15克。便秘者,加大黄12克(后下)。热毒较重者,可加黄芩12克、黄连9克。

  2)中成药

  (1)穿心莲片,口服,每次4~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牛黄解毒片,口服,每次3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3)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

  (4)鱼腥草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5)功劳去火片,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风湿热型

  【证见】 疖多发或反复发作;可伴有疲乏倦怠,胃纳欠佳,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 祛风清热利湿。

  【方药】

  1)主方防风通圣散(刘完素《宣明论方》)加减

  处方:防风、荆芥、桔梗各9克,连翘、金银花各15克,白术、白芍、当归、栀子、黄芩各12克,滑石、鱼腥草各30克,麻黄、川芎各6克,薄荷6克(后下),生甘草5克,生石膏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大便秘结者,去当归、白术,加大黄12克(后下),芒硝12克(冲)。久病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各25克,并适当减少苦寒之品。如原患有消渴病等,应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2)中成药,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