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养生 > 查疾病 >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

  1、脊柱结核分类

  脊柱结核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首位,其中以椎体结核占大多数,附件结核十分罕见。在整个脊柱中,腰椎活动度最大,腰椎结核发生率也最高,胸椎次之,颈椎更次之,至于骶、尾椎结核则甚为罕见。脊柱结核活动期,表现发热、盗汗、消瘦、腰背疼痛、僵硬、神经功能障碍、窦道等。

  一、根据病程对脊柱结合进行了新的分期

  1.活动期,表现发热、盗汗、消瘦、腰背疼痛、僵硬、神经功能障碍、窦道等;

  2.稳定性,脊柱结核病灶已稳定,临床上已经不需要抗结核治疗。如没有形成严重后凸畸形,没有神经受压功能障碍,没有脊柱不稳时为临床治愈;如出现后遗症时(如逐渐形成后凸畸形、神经功能障碍和脊柱不稳)需进一步治疗。我们治疗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将活动期的脊柱结核顺利进入稳定期,临床大多数求治的患者大多数是属活动期,约占85%—95%。

  二、脊柱结核还有从CT 的影像分为四型

  1.碎片型:椎体破坏后留下小碎片,其椎旁有低密度的软组织阴 影,其中常有散在的小碎片;

  2.溶骨型:椎体前缘或中心有溶骨性破坏区;

  3.骨膜下型:椎体前缘有参差不齐的骨性破坏,椎旁软组织中常 可见环形或半环形钙化影像;

  4.局限性骨破坏型:破坏区周围时有硬化带。

  三、最常见分型以初起病变所在的部位不同,而将脊柱结核分为四型

  1.椎体中心型

  病变起于椎体中心松质骨,椎体破坏后塌陷呈楔形,小儿多见因此又称幼儿型,椎体周围软骨成份多,中心骨化部分病变发展后可有塌陷。早期椎间隙尚在。此型应与椎体肿瘤特别是转移癌鉴别。

  2.椎体边缘型

  又称骨骺型或成人型,最常见,发生在较大儿童或成人,起于椎体上缘或下缘的骨骺,往往相邻椎体骺部同时受累,早期 x 线摄片 显示间盘狭窄,病变常迅速破坏椎间软组织,使椎间隙狭窄或消失,约占脊柱结核75%。

  3.椎体前型或骨膜下型

  脊柱结核病理分型示意图常见于胸椎椎体前缘,成人多见,脓肿在椎前韧带和骨膜下, 纵向广泛剥离,常扩散累及上下邻近脊椎。多椎体前缘被破坏,这类型应与胸主动脉瘤侵蚀椎体相鉴别。

  4.附件结核

  椎体附件部分如横突、椎板、椎弓根或棘突结核,较少见。

  2、脊柱结核发病原因

  脊柱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部分患者可无肺结核症状,肺部感染后通过血液传播可至全身,传播至脊椎引起脊椎感染,脊椎血运多为终末支,椎体间为无血液循环的软骨盘,故脊柱结核以中心型、边缘型多见。实际上人体任何部位的骨骼都可以得结核,脊柱部位的结核大约占到50%,其他的比如膝关节、髋关节等很多关节也都可以得结核。

  3、脊柱结核名片

  脊柱结核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引起椎体病变所致。受累的脊柱表现有骨质破坏及坏死,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度,棘突隆起,背部有驼峰畸形,胸椎结核尤为明显。脊柱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总数的一半,其中以儿童和青少年发生最多,所有脊椎均可受累。以腰椎为多见,胸椎次之,胸腰段占第三位,颈椎和骶椎较少见。其中,椎体结核约占 99%、椎弓结核占 1%左右。

  4、脊柱结核发病机制

  椎体病变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 有骨质破坏及坏死, 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 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度,棘突隆起,背部有驼峰畸形,胸椎 结核尤为明显.由于椎体塌陷,死骨,肉芽组织和脓肿形成,可使脊髓受压发生截瘫, 发生在颈椎及胸椎较多.骨质破坏,寒性脓肿在脊椎前纵韧带下形成,可穿过韧带至 脊椎前筋膜间隙,因重力关系可扩散至远离病变的部位.

  5、脊柱结核临床表现

  脊柱结核为慢性骨关节病变,起病缓,进展慢,早期可无症状常常被忽视。有的被误诊为慢性劳损、风湿症等而长期对症治疗。极少数起病急骤,易和急性化脓性炎症混淆。

  6、脊柱结核辅助检查

  一、X 线摄片

  X 线摄片在病早期多为阴性,起病后 6 个月左右,椎体骨质 50%受累时,常规 X 线摄片才能显示出。X 线摄片早期征象表现在椎旁阴影扩大、随着出现椎体前下缘受累、和椎间变窄、椎体骨质稀疏,椎旁阴影扩大和死骨等。椎体骨质破坏区直径<15mm者,侧位摄片多不能显示出,而体层摄片破坏区直径在 8mm="">

  1、脊柱生理弧度的改变:颈椎和腰椎变直,胸椎后突增加。严重时,颈椎和腰椎也可向前屈曲。

  2、椎体改变:早期改变轻微、局限,特别是边缘型,常常仅见椎体某一边角局限性毛玻璃样改变,或密度不均,很易遗漏。当病变广泛,死骨形成时,X线表现典型,呈大片密度不均影,常常是破坏和硬化并存,死骨因无血运,密度高,和周围边界清楚。椎体破坏压缩时,椎体变窄,边缘不齐。结核椎体空洞,多表现小而局限,边缘硬化,常有死骨。

  3、椎间隙改变:间隙变窄或消失,边缘不齐、模糊。如为中心型椎体结核,早期椎间隙也可无变化。

  4、椎体周围软组织:多以病变椎体为中心,颈椎可见椎前软组织阴影增大,气管被推向前方或偏于一侧。胸椎可见不同类型的椎旁脓肿阴影。腰椎可见腰大肌阴影增大增深。说明脓液越多。如软组织阴影不很大,但有明显钙化。说明病情已经稳定。

  二、CT 检查

  CT检查能早期发现细微的骨骼改变以及脓肿的范围,还可以显示椎间盘、椎管的情况。对常规 X 线摄片不易获得满意影像的部位更有价值。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如椎旁扩大阴影中,有钙化灶或小骨碎片时,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CT 有时还是无法鉴别脊柱结核和脊椎肿瘤。

  三、MRI 检查

  具有软组织高分辨率的特点,用于颅脑和脊髓检查优于CT,在脊椎矢面、轴面和冠面等均可扫描成像。脊柱结核MRI表现病变的椎体、间盘和附件与正常的脊椎对应处的正常信号相比,高于者为高信号,低于者为低信号。

  1.椎体病变

  T1加权像显示病变处为低信号,或其中杂有短T1信号。椎体病变T2加权像显示信号增强。图像显示有病变椎体除信号改变外,可见椎体破坏的轮廓、椎体塌陷后顺列改变和扩大的椎旁影像等。

  2.椎旁脓肿

  脊柱结核椎旁脓肿在T1加权像显示低信号,而T2加权像呈现较高信号。冠面能描绘出椎旁脓肿或双侧腰大肌脓肿的轮廓与范围。

  3.椎间盘改变

  脊柱结核X线摄片间盘变窄是早期征象之一。MRI的T1加权像呈现低信号变窄的间盘。正常的髓核内在T2加权像有横行的细缝隙,当有炎症时这细缝隙消失,能早期发现间盘炎症改变。

  MRI在早期脊柱结核的诊断较其他任何影像学检查包括ECT在内更为敏感。临床症状出现3~6 个月,疑内脊柱结核患者,X线摄片无异常,MRI可显示受累椎体及椎旁软组织(脓肿),T1加权像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早期脊柱结核MRI影像可分为三型。

  ①椎体炎症;

  ②椎体炎症合并脓肿;

  ③椎体炎症、脓肿合并椎间盘炎。值得提出受累椎体处于炎症期,而无软组织和椎间盘信号改变者,不能与椎体肿瘤相鉴别,必要时应行活检证实。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改变不明显,可有淋巴细胞增高。如有合并感染,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增高,病程长者,红细胞和血色素可降低。

  2.血沉

  血沉在活动期升高,多在30~50mm/h,如明显升高,提示病情活动或有大量积脓。静止及治愈期逐渐下降至正常,如再次升高说明有复发的可能,无特异性。

  3.结核杆菌培养

  一般取脓液、死骨、结核肉芽组织进行培养,阳性率约为50%左右,具有定性诊断价值。但培养时间长,阳性率不高。 结核菌素试验(PPD 试验),阳性反应是一种结核特异性变态反应,它对结核菌感染有肯定的诊断价值,PPD主要用于少年和儿童结核病诊断,对成人结核病诊断只有参考价值,它的阳性反应仅表示有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若试验呈强阳性者,常提示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PPD对婴幼儿的诊断价值比成年人大,因为年龄越小,自然感染率越低,而年龄越大,结核菌自然感染机会越多,PPD阳性者也越多,因而诊断意义也就越小。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