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养生 > 查疾病 > 如何预防耳聋疾病

如何预防耳聋疾病

  听觉系统中传音、感音及其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引起听功能障碍,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不同,又称之为重听、听力障碍、听力减退、听力下降等。

  1、重视先天性耳聋的预防,加强遗传学研究,采取优生学措施;

  2、年轻人不能过多、过久地听mp3、mp4之类的数码产品,长时间使用耳机,会引起听力的慢性损伤。如果确实需要持续使用耳机,应每隔半小时休息一下,在持续劳累后,应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声音。

  3、长期在噪音污染大的环境下工作的人员,要注意采取保护措施。首先,企业要采取保护措施。工人自身可以考虑戴耳塞或是塞上棉球等,适当保护耳膜,一旦发现耳朵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

  4、应预防耳外伤和感染和感冒,有一部分病人发生分泌性中耳炎,与感冒有关系,因此预防感冒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

  5、应注意避免引起耳聋的可能诱因,比如连续熬夜或觉得身心疲惫、精神紧张、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时,一定要注意调整和休息。

  6、加强妊娠期妇女的保健工作,避免病毒感染、梅毒感染,防止滥用耳毒性抗生素。

  7、积极治疗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可能致聋的后天性耳病。

  8、对聋童的外耳道畸形及中耳畸形早期施行手术治疗,增进听力,提供模仿与学习语言的必要听力。

  9、有计划地开展幼儿和学龄前儿童的听力检查,早期发现听力缺陷。

  10、积极防治传染病有些病毒或细菌性传染病如流感,风疹、猩红热、流脑、腮腺炎、麻疹等都可直接侵及听觉器官、损害听觉功能,尽管现在大都能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并发耳聋已很少见,但其致聋程度比较严重,也应引起重视。

  另外,传导性耳聋导损失不超过60分贝,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硬化症等传导性聋一般不能致聋哑,但是在传导性聋的基础若再有药物中毒、暴震等因素叠加起来,则比较容易造成严重耳聋,从而使聋童致哑。所以,预防上述疾病和早期治疗是极其重要的。

  温馨提示

  早期积极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是防治传导性聋的重要措施。传音结构修建术(鼓室成形术)对提高传导性聋的听力有一定效果,如能早期施行鼓室探查和鼓室成形术,可保存和恢复听力。对传导性聋较重者,可配戴助听器,以提高听力。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