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养生 > 查疾病 > 如何预防急性肝衰竭

如何预防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肝脏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极高。引起肝衰竭的原因很多,在我国,主要原因是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为多见),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在欧美国家,药物是引起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酒精性肝损害常导致慢性肝衰竭。儿童肝衰竭还可见于遗传代谢性疾病。

  预防

  (1)首先、就是针对由慢性病毒性的肝炎感染因素引起的患者,就应该注意,坚持没买呢或者是每个月进行肝功能或者是乙肝病毒的情况,了解是否有复发或者是肝脏损伤的程度。若发现肝功能异常,就应该要进行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当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一旦出现黄疸症状的时候就应该要住院,一定要警惕肝衰竭的发生;

  (2其次、是对于哪些已经服用或者是注射了抗病毒性的药物进行治疗,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盲目擅自的进行停药,一旦停药会造成病毒大量复制,引起的免疫反应会出现急性肝衰竭。还要注意坚持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等,还要明确是否有病毒性的变化,一旦出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停药的标准一定要根据药物的规定一起医嘱进行。

  (3)再次、就是针对一些患者是由于长期大量的酗酒而引发的肝衰竭,这个时候应该要注意坚持戒酒。

  (4)在一些药物的使用上一定要慎用,尤其是一些新药。对于药物性的肝衰竭患者来说药物是致命的东西,不管是什么药,都应该要了解“是要三分毒”的道理,切忌滥用药物。

  预后

  肝衰竭的预后取决于肝细胞坏死程度和再生能力之间的“较量”,如肝细胞大量再生超过坏死,则疾病逐渐恢复,反之,则病情恶化,预后较差。但由于肝衰竭诱因、病因、临床类型、病程、并发症及临床干预措施等的多样性及个体化差异,目前尚无统一的评估预后的指标。有报道肝衰竭的病死率为73.9%,其中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病死率分别为87.8%、69.3%、66.5%,凝血功能越差,病死率越高。

  总之,根据病发的因素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患者来讲能够有效的避免疾病的复发以及恶化,也对疾病的恢复以及避免此病的发生都是有效的。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