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养生 > 查疾病 > 狂犬病的免疫预防须重视

狂犬病的免疫预防须重视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的方式传播病毒使人体受到感染。鉴于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故应加强预防措施以控制疾病的蔓延。预防接种对防止发病有肯定价值,严格执行犬的管理,可使发病率明显降低。

  1、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主要是家养犬的免疫、消灭流浪犬以及可疑病犬和猫的捕杀。.对家犬进行登记,给予预防接种。狂犬、狂猫立即击毙,以免伤人。咬过人的家犬、家猫应设法捕获隔离10天。取击毙的狂犬、狂猫和在隔离期内死亡动物的脑组织作检查。病死动物应焚烧或深埋,不可剥皮。

  2、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

  即暴露后的及时防治。一但被动物咬伤或抓伤,一定要尽快正确清洗伤口和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防止发病。

  咬伤后的处理:伤口必须用肥皂水或清洁剂全面冲洗,冲洗的目的是破坏伤口处的病毒,防止其增殖和穿入周围神经。冲洗后必须用酒精绵、碘酊或0.1%季胺盐溶液(伤口应无残留肥皂水时方可使用,因为这两种物质相互中和消毒。条件理想时,伤口应暴露24~48小时,防止病毒穿入神经纤维。如果有免疫血清,可注入伤口底部及周围。伤口缝合或包扎应尽量避免,如果必须缝合最好在接种同时给予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免疫制剂应用:狂犬病免疫制剂包括被动免疫与主动免疫制剂两种。

  (1)被动免疫:目前用于狂犬病的被动免疫制剂有两大类:一类为动物源抗狂犬病毒的精致血清(ARS),一类为人源狂犬病免疫球蛋白(HRIG),均具有高度抗狂犬病特异性,作为疫苗治疗的辅助治疗已证明有效。被动免疫制剂应用越早越好。在注射动物源抗狂犬病毒血清之前应先作敏感试验,阴性者方可使用。阳性者进行脱敏处理后也可应用。我国生产的ARS每支10ml,含1000U,成人剂量为20ml,注射时一半剂量作局部伤口注射,另一半剂量肌肉注射。HRIG的一次注射剂量为20U/kg,如果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在疫苗之前已经给予,在几个部位注射。

  (2)主动免疫:即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病较长的潜伏期使得被接种者在发病之前有足够时间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狂犬疫苗有以下几种:

  A、人二倍体细胞疫苗(HDCV):系采用人胚肺纤维母细胞接种Pitman-Moore病毒株后制成,为目前最理想的细胞培养疫苗。二倍体细胞疫苗的优点为接种后抗体出现快,在14天时几乎达到100%阳转,而且抗体水平高,持续时间长,5年仍有中和抗体存在。若在5年后加强免疫1针,可激发良好的抗体应答。但由于人二倍体细胞只能在小瓶中培养,培养数量有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本太高,困难较大,故难以推广。

  B、地鼠肾细胞疫苗(PHKCV):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加拿大,苏联于1971年开始使用。我国于1981年开始用PHKCV取代了羊脑疫苗。我国疫苗生产使用的毒株为北京株,经原代地鼠肾细胞和豚鼠脑相继传代后制备的,经过长期实验室与流行病学效果观察,已证明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免疫程序为0、3、7、14、30天各注射1针,每针2ml。

  C、提纯的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PVPV):Vero细胞是一种异倍体细胞,经猕猴肾细胞培养衍化后已经适用于微载体大量培养。将狂犬病毒PM1503-3M经过在Vero细胞内增殖,将病毒从细胞上清液中收获,再加β-丙内酯灭活之前将病毒浓缩,经纯化后加入白蛋白的冻干稳定,获得终产品。每剂量0.5ml,暴露后接种方案与地鼠肾细胞疫苗相同,暴露前预防性接种3针即可。此外,还有提纯的浓缩鸭胚狂犬病疫苗(PDEV)、精制的鸡胚细胞狂犬病疫苗(PCECV)以及原代胎牛肾细胞狂犬病疫苗(FBKCV)。由于用原代细胞培养需要来源不断的动物以获得细胞,因此对每批的新细胞必须反复作质量检查,防止外源污染。

  目前有些发展中国家仍沿用动物脑组织的灭活疫苗。这种疫苗免疫原性很弱,需要很多次接种(如14~21针注射和以后多次加强免疫),而且毒性高,原因就在于病毒是经动物神经组织培养,含有神经麻痹物质如髓鞘,因而引起严重的神经并发症,发病率约为1/400,因此目前多不主张使用。

  温馨提示:根据《动物防疫法》规定,凡是养狗的主人,每年必须给狗预防注射狂犬病疫苗1次,由动物防疫部门实施免疫注射,并发放免疫证明。对无主狗和街上流浪狗一律予以扑杀。对已出现病症的犬、猫,必须立即扑杀,尸体深埋。严禁买卖和食用病狗。

  【参考文献:《狂犬病科普知识手册》《狂犬病及其防治》】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