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暑

  1、成人发热待查简介

  医学术语,又称发烧。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4℃可定为发热。

  2、成人发热待查中医对发热的解释

  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发热原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多虚,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发热类型,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以发热时间分,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以发热部位分,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瘀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

  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

  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3、成人发热待查病因

  1、局灶性感染如肝内及胆道感染、膈下脓肿、齿龈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感染的部位来判断细菌感染: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等。

  2、结核病

  ·结核病是发热待查中最常见的全身性感染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结核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且结核耐药性问题也日益尖锐,不典型结核常见,粟粒性结核并非少见,且结素试验常可阴性,肺外结核约50%胸部放射学检查正常。  3 感染性疾病中发热性疾病还有伤寒和斑疹伤寒、疟疾、恙虫病、布氏杆菌病、钩体病等  B 肿瘤性发热 其特点是·全身中毒症状不甚明显; ·以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肾上腺瘤、肝脏肿瘤及肠道肿瘤较常见; ·大多实体性肿瘤出现发热病程较晚,热度也较低。   C 风湿结缔组织病及过敏性疾病   1 风湿结缔组织病常见的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混合结缔组织病等。诊断往往依赖病人特征性的关节、皮肤或血管损害表现,并结合相应的免疫学检查。 其中重点要注意的变应性亚败血症(成人Still病),其特点是: (1)·好发于年轻人,成年后有自愈倾向; (2)·临床表现与败血症极为相似,症状无特异性; (3)·一般以发热伴多形性皮疹为常见表现,可有顽固而剧烈的咽痛; (4)·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特效; (5)·诊断应慎重,须严格排除感染性疾病的可能

  2、过敏性疾病(主要是药物热)

  (1)致热药物: ·较常见的有抗生素、磺胺类、异烟肼、丙基硫氧嘧啶、对氨水杨酸、苯妥英钠等; ·实际上,任何药物都可以引起发热,包括哪些曾长期使用或以前曾使用过而未出现过问题的药物。尤其常见的是,在使用β-内酰胺类似物引起药热后,换用其他 β-内酰胺类制剂或其类似物,仍可持续发热。 ·一般于用药后7~10天出现,短者仅48~72小时;   ·起病常为原发疾病所致发热掩盖 ;·热型无特殊; ·可伴有药物疹、关节肌肉疼痛等表现;   ·病程后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轻到中度增多 ;·一般停药后24~72小时热退,但退热时间与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有关; 在严密观察下停药常常是鉴别药物热的常用而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对那些长期使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的病人。  D,某些特殊罕见的疾病:1、下丘脑综合症, 下丘脑是大脑皮质下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最高中枢,是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控制中心,因此下丘脑的病变可引起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下丘脑综合症可引起体温调节障碍而发生持续性发热。2、嗜铬细胞瘤,可引起阵发性发热同时伴有阵发性高血压。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