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随着患病的人数越来越多,该病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该病的病因是什么,中医又是怎样看待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的?
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肾亏阴阳两虚,标实为瘀血阻络、水湿等毒邪蕴蓄。针对病机,提出通络益肾法,选用肾气丸抵当汤组成通络益肾汤,以滋阴助阳、活血通络、利湿泄浊治疗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范畴,是1种临床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属糖尿病心、脑、肾3大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成为本病,按“三消”分类,糖尿病肾病阶段多属于“下消”范围,亦有称之“肾消”、“消肾”者;发展至后期到肾功能衰竭衰,病人出现水肿、贫血、少尿等症,则又归属于“水肿”、“虚劳”、“关格”等范畴。
中医认为消渴的病因,首先与身体素质有关,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尤其是肾脏素虚,是该病发病的内在基础。如《灵枢・五变篇》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次饮食不节、贪食甘美、劳倦内伤是导致本病的直接因素。如《素问・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而七情失调、五志过极,劳欲过度在消渴发生中也有重要影响。以上诸多因素导致阴虚燥热而发为消渴,病变主要涉及肺、胃(脾)、肾3脏,尤以肾脏为主,如《石室秘录・卷六・四伤门》指出“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而以肾虚致渴,则无不同也。”
随着病程的迁延,病情的进展,在酿成糖尿病肾病的漫长过程中,燥热之邪伤津耗气日久,伤及脾肾,致气阴两虚,病变后期阴损及阳,累及阳气生化不足终成阴阳俱虚之证。当糖尿病病变累及肾脏时,中医辨证大多已属阴阳两虚阶段。故糖尿病肾病始于肺、胃阴虚燥热,最终形成肾亏阴阳两伤。这一系列病机的发展过程,反映了糖尿病肾病是一个由轻转重,由浅入深,“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的慢性演变过程。
温馨提示:上述认识与糖尿病最终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进程相吻合,据统计糖尿病肾病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60,希望以上总结能对您和您的家人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研究基础与临床》《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