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养生 > 查疾病 > 心脏疾病,英文:heart disease

心脏疾病,英文:heart disease

  心脏病疾病简介

  心脏病是心脏疾病的总称,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临床实践表明,手部按摩是防治心脏病有效的辅助方法。心脏病除常见的心悸、心前区疼痛等人们熟知的症状外,常常还有一些体表征兆。注意观察这些先兆症状,就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心脏病疾病分类

  一、先天性心脏病

  1. 可能由于母亲在怀孕早期的疾病或服用的药物有关。

  2.与遗传有关。

  二、后天性心脏病

  1.冠状动脉心脏病:抽烟及糖尿病,高血压等导致血管硬化狭窄,使血流受阻,易使心肌缺氧而受损。

  2.高血压性心脏病:动脉性高血压导致左心室肥大;肺高压症导致右心室肥大。

  三、风湿性心脏病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主要在风湿热感染后,心脏瓣膜逐渐病变所导致之异常。

  四、肺性心脏病

  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导致肺动脉高血压症,使得右心室肥大或衰竭。

  五、心肌病

  新陈代谢或荷尔蒙异常的心肌变化等,有时酗酒,药物亦导致心肌变化。

  六、心脏肿瘤

  大多为良性肿瘤,以黏液瘤为最常见,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很少见。

  心脏病检查项目

  心脏病患者体检时应查的项目有内科检查、血压、心电图、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血常规。因为心电图检查只能作短时静态记录,所以,心脏病患者应视情况加做以下检查。

  (一)动态心电图(Holter)又称长程心电图,可提供受检者全日的动态心电活动的信息。有效地补充常规心电图的不足,不仅可以获得连续24小时甚至48小时的心电图资料,结合病人的活动日记,还可以明确病人的症状、活动状态及服用药物等与心电变化之间的关系。应用范围。

  1.心悸、胸痛、头昏、晕厥等症状性质的判断。

  2.心律失常的定性、定量诊断。

  3.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及相对的定位诊断。

  4.心肌梗塞患者出院后随访作预后评估。

  5.选择安装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评定起搏器的功能。

  6.抗心律失常及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疗效评定。

  (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用以发现早期冠心病的一种诊断方法,虽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有一定比例的假阴性和假阳性,但由于其方便、无创伤、安全,仍被公认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其中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运动负荷试验方法。

  适用于。

  ①对不典型胸痛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鉴别诊断。

  ②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负荷能力。

  ③评价冠心病的药物或手术治疗效果。

  ④进行冠心病易患人群流行病调查筛选试验。

  有以下情况不宜进行该检查:

  ①急性心肌梗塞或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

  ②不稳定型心绞痛。

  ③心力衰竭者。

  ④中、重度心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

  ⑤急性或严重慢性疾病。

  ⑥严重高血压患者。

  ⑦急性心包炎或心肌炎。

  ⑧肺栓塞。

  ⑨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⑩严重残疾不能运动者。

  (三)超声心动图检查俗称心脏B超。超声心动图利用雷达扫描技术和声波反射的特性,在荧光屏上显示超声波通过心各层结构时发生的反射,形成灰阶图像,借以观察心、大血管的形态结构和搏动状态,了解房室收缩、舒张与瓣膜的关闭和开放活动的规律,为临床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资料。超声心动图对下述心脏病有诊断价值。

  ①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三尖瓣和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②心肌病变(心肌梗死特别是室壁瘤的发现;特发性心肌病,以心腔扩张为主的扩张型心肌病,以心壁增厚为主要表现的肥厚型心肌病)。

  ③先天性心脏病(能观察到房室间隔缺损、大血管转位和血液分流的情况)。

  ④冠心病。

  ⑤高血压性心脏病。

  ⑥其他:心包的增厚和积液、心脏内和心旁的肿瘤,如心内粘液瘤,心肌的肿瘤,心脏旁(纵隔)肿瘤等。

  (四)服用药物时应注意的检查项目例如长期口服抗凝剂如华法令的患者,为避免出血发生,须检测。

  ①凝血时间(CT)。

  ②可选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TR),使其维持在1.5~2.0为佳,或采用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维持在2.0~3.0为宜。

  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或抵克力得等血小板功能抑制剂的患者,须测。

  ①出血时间(BT),使其结果维持在治疗前的1.5倍为宜。

  ②血小板计数(PC),使其结果维持在(50~60)109/L为宜。

  ③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使其结果降至治疗前的50%为宜。

  心脏病诊断鉴别

  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建议做一次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病,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体力活动时有心悸、疲劳、气急等不适,或产生呼吸困难感。

  劳累或紧张时 ,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

  出现脉搏过速、过慢、短促或不规则。

  熟睡或做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来一会儿才好转。

  性生活时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

  饱餐、寒冷、吸烟、看情节紧张的电影或电视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 。

  在公共场所中,容易感到胸闷、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

  上楼时比以前或比别人容易出现心悸和气急 。

  突然出现一阵心悸、头晕、眼前发黑,有要跌倒的感觉 。

  儿童的活动能力比同龄差,活动时感觉心悸、气急、乏力、口唇青紫。

  感冒后轻微劳动也感到心悸、疲乏,或走路稍快就觉气急 。

  突然胸部不适而昏倒在地上,或有马上要“死去”的感觉。

  晚间睡觉枕头低时感到呼吸困难 ,需要高枕而睡。

  出现下肢浮肿 。

  手指或足趾末端出现肥大、变形。

  脸、口唇和指甲出现青紫、暗红等异常颜色。

  静息时自觉心跳有异常声音 ,或手掌握触前胸壁心脏部位时有震颤感。

  妊娠期出现心悸、头晕、气急或浮肿。

  左肩痛长期不愈。

  心脏病早期症状

  察言观色早发现。俗话讲,无病早防,防患于未然;有病早治,亡羊补牢未为晚。心脏的防病与治疗关键是“早”。 那么如何在早期发现心脏病呢?那就是察言观色:心脏病除常见的心悸、心前区疼痛等人们熟知的症状外,常常还有一些体表征兆。注意观察这些先兆症状,就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这些体表征兆包括

  ◆呼吸:作了一些轻微活动时,或者处于安静状态时,出现呼吸短促现象,但不伴咳嗽,咳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脸色:如果脸色灰白而发紫、表情淡漠,这是心脏病晚期的病危面容。如果脸色呈暗红色,这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如果呈苍白色,则有可能是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这表明心脏脂肪累积太多。如果鼻子尖发肿,表明心脏脂肪可能也在肿大或心脏病变正在扩大。此外,红鼻子也常预示心脏有病。

  ◆皮肤: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皮肤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这与机体组织长期缺氧,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有关。皮肤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说明心脏缺氧,血液中的还原血蛋白增多。

  ◆耳朵:心脏病人在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表现,这是因为内耳的微细血管动力异常,病症尚未引起全身反应时,内耳就得到了先兆信号。如果你的耳垂出现一条连贯的皱褶,极有可能是冠状动脉硬化所致。

  ◆头颈:如果由锁骨上延伸到耳垂方向凸起一条表筋,如小指粗,很可能是右心功能不全。

  ◆肩膀:天气明明很好,左肩、左手臂内侧却有阵阵酸痛,这有可能是冠心病。

  ◆手脚:手指末端或趾端明显粗大,并且甲面凸起如鼓槌状,常见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或先天性青紫型心脏病患者。

  ◆下肢:中老年人下肢水肿,往往是心脏功能不全导致静脉血回流受阻的表现。此外,如果时常心悸、气喘,只有蹲位才得以缓解,这是紫钳性心脏病的特有表现。

  重视胸闷与心慌

  我发现,不少老年人对自己的一些症状缺乏认识,而一些年轻人对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也不是很重视,往往认为没什么关系,忍一忍就过去了。正是这些想法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有一位40岁左右的高校领导,平时自觉心脏不适,却不加重视,结果猝死了,英年早逝,非常可惜。如果他及时就诊、及时治疗,结果就会大不相同。所以说,只要积极治疗,心脏病的治愈和缓解还是很乐观的。

  心脏病高发人群

  1.年龄大于45岁的男性、大于55岁的女性。

  2.吸烟者。

  3.高血压患者。

  4、糖尿病患者。

  5.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6.有家族遗传病史者。

  7.肥胖者。

  8.缺乏运动或工作紧张者。

  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一般认为妊娠早期(5—8周)是胎儿心脏在母体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一些内在或外在因素影响到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是造成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比如孕妇在孕早期内发生病毒感染(流感、风疹、腮腺炎)、服用某些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糖尿病药物)、接触放射线等。

  先天性心脏病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在同一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或兄弟姐妹中同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并不少见,但确切的联系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妊娠早期(5—8周)是胎儿心脏在母体发育最重要的时期,一些内在或外在因素影响到胎儿心脏的正常发育是造成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比如孕妇在孕早期内发生病毒感染(流感、风疹、腮腺炎)、服用某些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糖尿病药物)、接触放射线等。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也很复杂,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不及时治疗,早期死亡率较高。一般先天性心脏病中仅有少数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自然恢复,有的则随着年龄的增大,并发症会渐渐增多,病情也逐渐加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多种。另外,什么时候适宜手术应根据病情,请心脏专科医生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如孩子的病有无自愈的可能性,将来的病情演变趋势如何,指导合理用药,科学的护理,从而提高患儿的生存能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抵抗力一般较差,容易生病,所以法定的预防接种也应按时进行。

  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内膜缺损。

  法鲁氏四联症不是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且肺血减少。

  一些年轻的父母缺乏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一听说小孩有先天性心脏病往往显得不知所措,其实不必担心。因为只要做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绝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都能通过手术彻底根治,术后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

  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

  1.在怀孕早期(3个月之前)尽量别在电脑前微波炉等磁场强的地方坐太长时间因这时的胎儿还不稳定各个器官还正在成形阶段很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

  2.不要接触宠物因宠物身上的细菌及微生物也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病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心主血,肺主力”是说心与肺是胸腔中相邻的两个器官,心在前肺在后,心脏负责推进血液的运动,肺主呼吸。这就引起了医学界对呼吸与心脏关系的研究,心肺关系复杂交错,有以下三点:

  1.心脏消耗的氧气全部来源于肺,肺出问题直接导致心脏病。中医认为“心肺同源”这是心肺同治的理论源泉。心脏本身耗氧占整个人体的20%左右,若肺部出现病变,最先缺氧的就是心脏。如果长期轻度缺氧,会使心肌收缩增强,心率加快引发冠心病,严重缺氧时血压、心率均下降,导致心肌坏死,心力主衰竭,甚至心脏骤停。

  2.治疗心脏,通过肺部“呼吸给药”速度最快,效果最好。早就有医学家提出,肺部给药是治疗心脏病的最好途径。血液经右心室压出,都会进入肺动脉送至肺泡,然后通过肺部呼吸,在肺部压力下进入心脏,如果此时通过呼吸使有效药物成份由鼻腔进入肺部,就会经由透析作用溶进血液,10秒左右到达左心房,被心肌细胞吸引,快速治疗心脏病,溶解冠状动脉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可以说,通过呼吸学进行肺部给药治心脏,是快速消除症状,根治心脏病的一条捷径,像心脏病人身上常备救心盒,通过鼻子一闻达到救命的目的,就是典型呼吸给药方式。

  3.心脏病患者,通过肺动力带动心动力,可达到救心,护心的目的,甚至能够防止心梗意外猝死的发生。患者心脏病发作时,可能心脏与肺都已停止工作,这时可以通过启动肺动力来恢复心动力,比如心肺复苏术,边按压胸口,一边进行人工呼吸,就通过恢复病人呼吸,通过肺部的舒张压、收缩压,以肺动力带动心动力的典型治疗方法,另外心脏病人常用的“救心盒”,就是在心梗发作时,通过鼻孔吸入药物气体,先启动肺动力,促进已停止的血液进行流动,再给心脏运送含有氧气的血液,启动心脏。一般肺部持续有节奏的运动几分钟,就可以将心脏再次启动,使心脏恢复工作,病人摆脱死亡危险。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