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民福康健康 > 查疾病 > 儿童性早熟的几个问题

儿童性早熟的几个问题

  1.什么是儿童性早熟?

  根据2010年卫生部颁发的《性早熟诊疗指南》,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女孩在8岁之前乳房开始发育,10岁前来例假,男孩在9岁前睾丸开始增大、生殖器明显发育等)。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简单的解释说,真性性早熟,是整个过程跟正常的青春发育是完全一样的;另外一种假性性早熟,就好像是“模仿”青春发育的过程,第二性征出现,但是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是没有过成熟的。

  2.引起儿童性早熟的原因是什么?

  在门诊患儿中,只有10%的孩子被确诊为真性性早熟,在真性性早熟中,有80%~90%左右是特发性的,也就是说“原因不明”。当许多孩子在检查出性早熟的时候,家长都会着急地问是什么原因,但很可能性得到的答案是“说不清”或“不知道”。

  在真性性早熟中,剩下10%左右是继发性的,这也可以找到原因的,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最常见的就是肿瘤,如果是男孩被查出真性性早熟,80%和肿瘤有关联。

  大部分孩子属于假性性早熟,而假性性早熟常见的原因有肾上腺疾病,性腺肿瘤等,但这种情况并不太多,多数还是和服用外源性含雌激素的药物、食物等有关。营养过剩,有时候过多的蛋白质饮食在转化过程中可产生很多激素类的物质;另外,肥胖的孩子由于身体脂肪含量过高,也易导致体内雌激素增加,很多肥胖孩子乳腺都有一定程度发育。但这其中很多孩子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调整。

  3.2岁以下的小宝宝乳房发育是怎么回事?

  自从圣元奶粉事件后,2岁以下小宝宝来看性早熟的越来越多。门诊中,有的家长问,怎么几个月的小宝宝乳房就鼓了起来,是不是和奶粉有关?有的家长还说,我们喂的都是母乳,孩子怎么也会性早熟?

  其实,这并不是性早熟,而是婴儿的“小青春期”,在卫生部颁发的《性早熟诊疗指南》中,已明确了“小青春期”的概念——若发生于2岁内女孩,可能性是由于丘脑-性腺轴处于生理活跃状态,又称为“小青春期”。这是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是指患儿有第二性征的早现,其控制机制也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发动,但它的性征发育呈自限性,最常见的类型为单纯性乳房发育。

  女宝宝在2岁之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是不稳定的,可以间断地分泌雌激素,水平甚至可达到相当于正常成年女性的雌激素的低限值。对雌激素比较敏感的孩子,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乳房发育,但程度比较轻,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但尽管概率很小,我们还是建议,首先还是要排除器质性的病变,一旦排除肿瘤等问题,家长就不用多担心,和喂养方式也没有过太大关系。

  4.真假性早熟如何区别?

  判断真假性早熟不能光看第二性征是否发育,有的孩子可能只是因为肥胖乳房比较大,但不一定是激素水平引起的,所以要做性激素水平的检测。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B超检查,看看孩子性腺是否发育,才能判断真假性早熟。

  另外还要看孩子的骨龄,在对儿童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中,个体的骨龄系统追踪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认为骨龄超过生活年龄一岁以上应视为骨龄提前。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由于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地启动青春发育,促进腺激素和性激素快速增加,促进骨骼生长和成熟,故临床可见生长加速,骨龄明显提前,可致骨骺提早愈合,最终降低成年身高,可见骨龄亦是诊断真性早熟的重要依据。另外,骨龄的检测也能判断预后,看看治疗后孩子身高的增长情况。

  一般来说,,医生怀疑是假性性早熟,会让家长观察三个月后再到医院复诊,还要进行相关的检查,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一些家长一听说孩子没事了,加之孩子上学学习紧张,就不再带孩子前来复诊。

  5.如何预防孩子的性早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注意哪些细节,更好地预防孩子性早熟?

  第一,收好家长的避孕药物,包括一些皮肤外用药物、化妆品等。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乳晕特别深、浓,要问问有没有吃什么药物,或带至医院看看。

  第二,要合理饮食,保证睡眠,加强锻炼。“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吃的食品里面有没有激素,所以饮食上强调的是均衡。”一些老人在家天天吃红枣、桂圆,顺手也会盛上一碗给孩子吃,这其实在无形之中,就造成了孩子的营养过剩;还有的孩子成天把牛奶当水喝,其实从营养的角度,每天喝2瓶牛奶就够了。

  第三,环境中的一些激素也要避免,比如不要反复使用装饮料的塑料瓶,使用时间太长会造成其中的塑化剂释出;避免塑料制品盛放过热物质或微波加热;婴儿尽量使用玻璃奶瓶或不含双酚A的奶瓶等等。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