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女性练习太极对身体有何益处(3)

  四、形气结合,如环无端

  所谓“形”是指形体,也就是拳式动作的外在表现。“气”即指内气,它一方面包含着禀赋的先天之精气、在饮食中摄取的水谷之精气及来自自然界的清气。另一方面,包含着起于丹田,由太极动作引动的理气。这些细小的微粒,在太极动作的引导下,周流全身,往复如新。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形气是统一的。是相互依附、相互为用的。当身体里面有了内气、有了积累,就可以以心行气,以意行气了。

  《拳谱》里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又说:“以气运身,务令顺随”。可以看出,《拳谱》中所谈的心,就是中医中的神明之心了,它包含了大脑意识思维活动。因此,在这个阶段所练的每招每式,都要注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顺其自然,引运外形,只有这样形气结合的反复练习,细心揣摩,久而久之,就会有较深的功力,内气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在体内运行。

  五、周身相随,内外一致

  “周身相随,内外一致”,意思是指全身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它是由形气结合,引动内气在周身上下、内外如环无端地运行,这是由于反复地揣摩、体会、刻苦锻炼而达到的。《拳论》说:“太极拳者,无往非劲,切勿妄动,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所谓一者,自足至顶,内有腑脏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谓之一气贯通矣”。此段论述,具体地阐述了周身相随、内外一致的表现,以及一气贯通的统一整体观,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拳虽千变万化,然却劲归合一。合而言之曰太极,分而谈之曰阴阳,而表现为上下、开合、进退、内外、形气等等。它们彼此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样的消长进退,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和进化。早在周代的《易经》上曾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个“两仪”就是阴阳,而“太极”含有至高、至大、绝对、唯一之意。自从陈王庭创陈式太极拳以来,数百年中名手层出不穷,他们都是依据太极阴阳之特点,在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中,求得周身相随,内外一致,使内气一气贯通,不断循环而又复归的太极混圆一体。在周身一体、内外相随一致的这一阶段,内气虽已贯通,但很薄弱,在练拳时,稍不注意或运动不当(如疲劳、精神欠佳,都会影响内气的贯通和运行)。在前一阶段,如身手内外产生了问题,可以用调整身体的方向、位置、高低等办法来解决,使姿势顺随,内气贯通。而在这一阶段,就不可用调整身法的办法去解决问题。这阶段,要求周身相随,以内气催外形,气不到,外形寂然不动,气一到,外形随之而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每招每式,内走五脏百骸,外行肌肤毫毛,运行周身,圆转自如,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达四末通九窍,增长内气无穷,使内劲收敛入骨,气血流通旺盛,消化饮食,因此具有却病延年之功效。

  这一阶段完成后,从理论上说,已经到大学毕业的程度,已经全面地掌握了拳术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也有所体会,但是使用时难以配合得恰倒好处,还必须更好地在实践中刻苦学习,细心钻研,深入体会,从而使之达到神圣工巧的高妙境界。当然,在技击上还必须掌握知己知彼之功夫,圆转灵活之法度,才能随机随势,引进落空,走化自如,立于不败之地。孙武兵法上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意思。至于那“声东击西,行间之术,随其锐,夺其末”等等技击方法,也都需要在以后的竞技练习中揣摩体会。

  六、稳固根基,充实内气

  所谓“稳固根基,充实内气”,即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扎稳下盘,以促使内气的充实和饱满。《拳论》云:“根本固而枝叶荣”。“培其根而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由此可以看出,练太极拳就是培根润源的方法。这里所指的“根”,具有根基之意,也就是下盘。“下盘稳固,上肢轻灵自然”。所说的下盘,即肢体下半部分的腿,靠腿的支撑力,以两足为基础,裆劲圆活自然、沉稳。另一种说法是:“根本”指元气,元气藏于肾,肾气足则精力充沛,即为“根本固”。所谓“润其源”源指的是根源即本源,元气为诸气之本,根源于肾,通于丹田,禀赋于先天,又称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肾脏元阴元阳,元阴以养五脏之阴,元阳以养五脏之阳,周身之阳得于温,阴得于养,故生机旺盛,则又反过来益助肾气,充盈丹田,这样相互资益,周而复始,从而使根本固,源流润。根基稳,内气充实,如长江之流水,滔滔不绝,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有来源,有去路,体现出劲大无穷,顺随自然,产生威力惊人的技击效应。

  结语:上文中介绍了关于女性朋友们多练习太极拳对身体的一些益处,可以让身体调养血气、畅通经脉等多种好处,各位女性朋友们不妨多多的练习太极拳。同时,小编还介绍了关于太极拳的一些练习方法哦!

太极 太极拳 太极拳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