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式太极拳 细数历代传播人

民福康养生 > 太极 > 太极拳流派

视频作者:淮安三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责编:蒋苏

发表时间:2013-05-29 13:54

  其中葛馨吾一直在北平传艺,五十年代曾与王培生创办了 "群众武术社"。同时,也在各大专院校教授太极拳,其中北京医学院是重点。与该校体育研究室主任刘世明(吴鉴泉再传弟子, 吴桐之徒)合作,为医学界培养了不少太极拳人才,做出贡献。

  二、王茂斋(1862-1940),山东掖县(今莱州市)大武官村人。少时在北京的砖瓦灰铺学徒,有幸从学于全佑。王生性忠厚老实, 为人热心助人。在师兄弟中居长,用功甚,人一己十。他功务扎实稳固,身手非凡。自从吴鉴泉、杨澄甫南下以后,留在北平传拳,受业众多人才辈出,成为北方吴式太极拳掌门人,故有 "南吴北王"之称。弟子门人遍及北平(今北京)、山东、东北各地。至今在京宗于吴式拳者皆其后传之人,形成强大的体系。

  在此必须提到建国前北平的一大太极拳组织,就是"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据当时知情人马汉清先生讲:此会是经南京国民政府批准的,设在北平故宫博物院分院太庙之内,即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会长是社会贤达、知名人士、大教育家王厚斋,继任会长是西北军将领徐明山(翔云)。北伐之后(1928年)国府迁都南京,北京改为北平。

  1933年6月袁良来北平当市长,他经吴鉴泉的介绍,到王茂斋家拜访,请其出来到体育研究社去教拳,王不愿弃商而未允。后来,是本门派创办了太庙太极拳研究会,王茂斋应名主执教学,实际是弟子杨禹廷主要任教。此处是太极拳高手云集之处,亦是当时商界各行业人物练拳、交际、消遣之所。该会积极地活动了20来年,直至1951年撤出太庙。

  第三代的传播人

  一、彭广义(仁轩),在1933年著《太极拳详解》一书发行。 是本派系统中第一位用文学画图记载了拳式的动作,留下了历史资料者。

  二、赵铁庵,是王茂斋早期的、年岁较长的弟子,兼得吴鉴泉的传教,也曾到上海帮助教过拳。精于推手,技艺居一流,传徒众多,有李经梧、孙枫秋诸人从学求教。

  三、杨禹廷,因事迹突出,故详细专文介绍于后。

  四、李子固(1893-1964),为人急公好义,热心和善。除受师长喜爱之外,在师兄弟之中人缘好,多次出资购房为师兄弟们设立传拳习武的活动场所,为发扬太极拳尽心尽力。

  1956年退休后,又到中山公园杨禹廷拳场帮助师兄教拳, 将有生之年再度献给太极拳事业,受到学员们特别欢迎。

  五、修丕勋,主要在山东掖县教拳,很有名望,为家乡的武术事业做出了贡献。早期在京得其传的弟子温铭三和孙镜清亦在京教拳传人。

  六、王子英(1902-1967)名杰,王茂斋次子。他的兄、弟皆早逝,他独得家传绝技。少年时即得武林名师传授,习武有成。他身壮力大,后随父学太极拳更是如虎添翼,他推手功夫极高却不以力胜,纯以意、气、神、形的变化,与人接手常使对方有泰山压顶之感而又捉摸不定其力点。从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末,在全国推手圈中,他的技术属一流。传人有王有为、姚俊千、毛有丰和李经梧、李广悌等。

点击查看更多: 吴式太极拳 太极拳 太极拳24式视频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