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健康 > 专家 > 高思华 > 五行学说之我见
高思华

高思华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197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同年考取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随著名中医学家张珍玉教授学习,1981年毕业并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五行学说之我见

  收藏文章 分类:疾病疗养
  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的方法论运用于我国古代至近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之中,并一直作为中医学的说理工具而延用至今。但是,由于人们对这一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似有曲解,对其科学内涵亦褒贬不一。笔者不才,愿就五行学说的学习心得一抒己见,以求正于同道。

  对五行学说的一般认识

  一般认为,“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故五行最初称作‘五材’……

  五行学说是在‘五材’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五行的持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概念”。

  (1)对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则认为是因为“木可以燃烧,故木生火;木燃烧之后变成灰土,故火生土;土中有金属矿物,故土生金;金可溶化成为液体,故金生水;树木需要水分才能生长,故水生木;”“木的根可深入土中,所以木克土;土可将水填为平地,所以土克水;水可以将火灭掉,所以水克火;火可熔化金属,所以火克金;金可以作成刀斧斩伐树木,故金克木”’

  (2)由于这种认识,五行的特性就成了五种物质的抽象,五行的生克规律就成了五种物质之间单向作用的抽象,这既给人以五行学说的形成过于朴素、生硬之感,又令人认为五行的生克次序未免穿凿附会。

  因为木生火须在钻木或燃木的外在条件作用下才可生火,火生土需要燃木为烬才可成土。

  金生水需得火熔后才可成水,这里且不说金融之水与生木之水不是同类,单就需要附加许多外在条件才可以相生相克,就从根本上与五行学说是揭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的规律的学说的说法相悻,因为既然是规律,就必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需在外在条件作用下才可产生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对五行学说褒贬不一的争议。

  五行学说的实质

  五行学说是天地气化规律的抽象;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自然界各种生命现象的产生和消亡,都与天体的运转、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天体的不断运动造就了天地阴阳的不断变化,天地阴阳的相互作用造就了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往来运转和风、热、暑、湿、燥、寒的偏盛偏衰,万物的成败生死,一方面取决于其内在的本质因素,一方面取决于外在的气候条件,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

  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悬,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即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素问·五常政大论》)就是说,六气的运动变化是万物产生和消亡的根本的外在条件,没有六气的运动变化,就没有万物的生化,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

  古人还发现,风、热、暑、湿、燥、寒六气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具有一个自稳调节的规律,自然界万物感六气而生化。亦同样随六气的盛衰而盛衰。

  与天地变化服从于同一规律。为了探索真理,解释自然和改造自然,古人对自然规律进行了总结归纳,升华而形成了五行学说。也就是说,五行学说之“道”,是自天地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中归纳抽象而来的,亦即《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点击查看更多: 什么是糖尿病 消渴症 高思华

文章排行

同类专家

  • 储真真

    储真真,女,主任医师,教授,1962年生,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肿

  • 尹志超

    副研究员,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应用推广工作委员会会长。
  • 杜琳

    杜琳,女,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并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北京中医药大
  • 冯淬灵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1993年留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工作至今,承担医疗、教学、科研一线工作。先
  • 高思华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1978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同年考取
  • 段昱方

    在北京中医医院肾内科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张炳厚学术经验继承人。
帮助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