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养生 > 专家 > 中国 > 太极拳教程 学习太极拳站稳的基本方法(2)
中国

中国

太极拳教程 学习太极拳站稳的基本方法(2)

  收藏文章 分类:太极拳教程

  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说脚要有如踏在厚厚地毯上或厚厚草地上的绵软感觉,这种感觉显然反映了全身没有松沉的重心飘浮,与“脚入地三尺”正好相反。

  必须明白沉是放松引起的,但是如果没有自觉的沉的神经反应,放松是不一定会沉的;养生气功往往就是放松而不沉的。

  因此,这种说脚要有如踏在厚厚地毯上或厚厚草地上的绵软感觉,显然是将养生气功没有沉的放松与太极拳沉的放松混淆了。对于太极拳而言,这种说法明显是误人之谈。

  ⑵独立时承担体重之着地脚的脚趾自然地不同程度地蜷屈,因而趾肚着地也就是古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谓的“五指抓地”。这是由于全身松沉引起身体重心下降与劲(气)从脚而起自然地局部没有用力所引起的,不是脚趾主动用力的蜷屈。

  “五指抓地”会有脚与地面吸住的感觉。平常人向前走路的着地脚五个脚趾几乎是不承担体重的,仅仅向前步行中的后脚在离地时脚趾才着地,而“五指抓地”使得五个脚趾成了下支撑的前缘,成了承担体重的一部分,从而使得下支撑的面积增大。

  虽然每个脚趾肚着地后之脚底面积平均前缘向前或许仅仅增长2公分多点,但对于承担整个体重的一只脚而言,所增大的面积对于稳定身体重心也是有举足轻重作用的。

  尤其在推手中是否有“五指抓地”而与地面相吸的感觉,沉稳程度是不一样的。此外,凡是脚趾放松了,脚趾必然是自然蜷屈的,不可能是舒展的。

  因此,许多近代太极拳家都对“五指抓地”很重视,如牛春明、刘晚苍、刘石樵等先生,都尤其明确地强调“五指抓地”(或称“五指扣地”)。

  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说“五指抓地”有违松沉,这种说法是没有拳经与人体运动力学根据的,也是将养生气功没有沉的放松与太极拳沉的放松相混淆的说法,对于太极拳而言,也是属于误人之谈。

  ⑶独立时,胯、膝、踝关节不能完全挺直,应保持似直未直、似弯非弯的自然竖直。

  这样,既似乎是直立的,又是有弹簧般的感觉,古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谓“五指抓地上弯弓”之“上弯弓”应该包含这样的意思。

  腿脚的这种状态不仅有利于脚下的劲力容易上传,而且有利于全身重心容易下降与调整,体重容易通过脚弓的中央均匀分布到五个脚趾与脚跟,容易使身体重心垂线准确地落在下支撑面的中心也就是脚弓的中央(这个部位在近代武术语言中被称为“涌泉”)。

  如果脚、腿、胯完全挺直,人身体重心垂线准确地落在下支撑面的中心往往就会有困难。

  ⑷独立动作中身躯上升可以配合增加腹压的呼气,上升的身躯要始终保持自然竖直,不能先前俯再竖直。

  金鸡独立与分脚等拳式是弓步的前腿蹬直、身躯上升成为独立这种拳式,在身躯上升时应该配合增加腹压的呼气,这样做也可以使得身体重心下降,就会有象乘突然上升的电梯,身躯往上升,体重往下沉如水向下流泻的感觉,从而增加站立的沉稳度。

  ⑸独立动作整个过程做到劲(气)从脚而起,尤其是独立时的手和另一脚的动作。

  无论是提膝还是分脚、蹬脚拳式等,活动的腿脚与手臂不要主动用力,必须是由着地脚的沉蹬下撑引起向上传递的劲力通过腰骶部再传递到需要活动的腿脚与手臂。

  腿脚的提膝或踢、蹬活动都应感到有一种感觉从着地脚的脚底象抽丝样地贯通到活动脚的末端与手臂的末端。这样,一方面增加了站立的沉稳度,有着地脚入地三尺之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活动的腿脚和手具有更强大的力量。

  在实战应用中,劲从着地之脚而起不仅可以使得活动的腿脚提起很轻灵,有比局部用力更大的力量,而且着地脚可以带着躯体迅速弹跳离开,从而有效地避免发生“双重”。

  这种劲(气)从脚而起的反应也必须是在有了一定松沉功底基础上经过长期锻炼才能渐渐掌握的。

文章排行

同类专家

  • 吴霞

    对各种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曾收到国际医疗组织邀请,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 阮祥燕

    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科技新星。 北京市“215”人才工程妇科内分泌学科骨干。 方向为:
  • 李小霞

    李小霞,女,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风湿科主任,教授,硕士师导师;毕业于首都医科
  • 段爱红

    擅长:开腹及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不孕症、宫外孕;宫腔镜治疗子宫
  • 宋海庆

    神经病学博士,师从神经病学专家贾建平教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十余年,实践经验丰富。
  • 贾桂军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19年,师从我国著名神
帮助
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