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医临证外科和骨伤科的发展

  说到外科,也许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西医的事情,其实不然,在封建社会时期,中医就有外科了。在近代,中医的外壳和骨伤科都有了一定的发展。那么具体有哪些表现呢?通过下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外科

  一、外科名家与医著

  此期外科名家辈出,较的有马培之、余景和、高思敬、张山雷等。

  马培之(1820~l898),字文植。江苏武进孟河人,精于外科,对内科、喉科也有很深造诣。光绪六年(1880年)进京为慈禧治病,由此医名显赫。他将自己平生常用验方、外用药,以及膏药的配制法,有关分科器械的使用等,总结写成《外科传薪集》(1892年),内容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又撰《马培之外科医案》(1893年),记载四十二种外科病症治法,介绍临证经验。所著《医略存真》(1896年)则“但取经言不详,前哲不道,创为论说”。全书一卷,首列其祖父马省三外科专论十六则,继为本人数十年临证心得。书中所论以外科为主,兼融众科,并收裁了不少马氏创制的效方。此外,又对当时广为流行,且被疡医奉为枕秘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作评注、补充及修正,对后世影响较深。余景和(1847~1907,字听鸿),内外科造诣精深。他主张外科医生要熟悉脉诊和方药,内科医生也要学习刀针手法。这样,当遇到内外兼证时,医生可以始终一贯地调治,不必更换其他科医生,患者从而受益。著有《外证医案汇编》(1891年),合青浦陈学山等外证医案七百二十六首,以及余氏自己的部分医案。研辑方案以内外两科兼症者居多。治法精当,示人以法。高思敬,于内外两科研究皆深,本内科之理,治外科之症。光绪十三年(1887年)主持天津养病医院外科医事。将日常所治诸疹以及有效方药别类分门,著为《外科医镜》12卷(1900年)。

  张山雷,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初学内科二年,后从同邑黄墙朱阆仙氏学外科。朱氏五世业医,颇负声望,山雷为其得意弟子。弦氏著述颇丰,其外科代表作《疡科纲要》(19l7年)说理透彻,融会中西,所述方药皆切实可用,对后世影响颇深。《疡科纲要》共二卷。分四章。第一章总论,详述外疡的不同症状和脓血滋水形质的辨别。第二章为脉状,论述各种脉象与外疡的关系,合理进行辨证论治。第三章为治疡药剂,既论内服,又述外治,退消、行气、治痰、清热、理湿、温养、补益、提托、养胃等法均有论述。第四章膏丹丸散,介绍敷帖吹掺及内服方凡66则。张氏在书中试以西医理论阐释病机。书中所裁“锌氧油膏”、“樟丹油膏”,“水杨油膏”,既用西药锌氧粉、水杨酸及软膏基础剂凡士林等,亦用中药东丹。梅冰之属。此外如碘酊、石炭酸等西药均收载入书。在“洗涤诸方”中对消毒灭菌亦颇重视。

  梁希曾:治颈疠尤擅。著《疠科全书》(1909年)凡一卷。全书对疠证辨治系统全面内外结合,治法独到。尤其外治法中多为经验秘方。是书为治专著,颇有影响。许半龙(1898~1939)著《中国外科学大纲》(1926年),分上下卷。此外,刘吉人著《外科学讲义》,对一般外科病及梅毒加以论述,并对当时好用轻粉等劫药治疗梅毒的弊病给予有力批判。

  皮肤病、性病著作,如恽铁樵的《梅疮见垣录》,陆清洁的《皮肤科》,《性病科花柳科》,茹十眉的《皮肤病》、《性病》,秦伯未《花柳科学》,朱振声《淋浊自疗法》,俞慎初的《中国麻风病学》等。

  近代时期中医痔瘘逐步发展晚为专科,如江苏痔科专家丁泽民,从高祖丁锦楠,祖父三祝,父辅廷,几代行医。(1914~1974),丁择民悬壶扬州、南京,秉承家技,治疗痔瘘,疗效显著。后又对传统的外用含砒枯痔激进行改进。痔科名医林墨园(1898~1974)浙江平湖世医,少随父习痔科,先悬壶于乡邑,后转至沪上开业。精于痔科,医治痔瘘以传统或线疗当为主,早年即采用西药局麻醉,改进手术方法,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名噪一时。认为根治肛瘘,关键在于找到内口,并加以正确处理。以上诸家的研究,均为所论各病的进一步专科化,打下了一定基础。

  此外,邹汉璜的《疮疡》,曾懿的《外科纂要》。顾鸣盛的《中西合纂外科大全》,邹岳《外科真铨》,凌晓五《外科方外奇方》。邹存淦《外科寿世方》。余无言的《实用混合外科总论》及《实用混合外科学各论》等,均有一定影响。

  二、外治法与外科手术法的丰富

  这一时期外治法有重在发展,对内病外治作了大胆尝试。吴师机《理瀹骈文》(1864年)对清以前处治法作了一次系统总结,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部外治专著敷贴膏药广泛应用,使得膏药研制更为精良,从而促进外科诊疗水平提高。

  外科手术疗法较前也有进步,从有关施行手术案例记述来看,近代中医外科手术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余听鸿氏《诊余集·外科医案》“截臂”节详细记载了手术截肢一案。随着手术进步,手术器械亦有发展。

  在诸多医家努力下,这一时期外科有长足进步。虽面临医外科挑战,但其丰富的内外治法,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骨伤科

  近代骨伤学的发展,受近代西方医学传入的影响,除在其原有体系中不断进步,产生一批医家与医著外,同时开始吸收西方医学长处,融于传统骨伤科医学体系之中。临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传统中医骨伤科的进步

  近代中医骨伤科理论的发展,以唐宗海倡导的治骨伤血证的止血补气,祛瘀生血和消瘀定痛、通窍活血之法则,对后人影响大。

  在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外国列强之欺侮。伴随着反抗斗争和保存发扬光大国术的需要,习练武术成为时尚,出现了一批武术大家,而武术与正骨手法之间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伤科专家杜自明即自幼习武,宗少林派武功,以猴拳见长,得家传伤科秘方,二十六岁即悬壶济世,所愈跌打损伤者难计其数,尤以手法治疗筋伤为擅长,名震天府之国。武术大师王子平(1811~l973)不仅堪称武林泰斗,亦为北方武林伤科流派之一支。他6岁习武,精通各门拳术对伤科正骨也广采博收。在手法治伤中熔擒拿手法和正骨手法于一炉,并将导引与武术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倡导手法与练功的有机结合,在学术界独树一帜。王氏正骨手法的特点是:重视经穴,注意点面线相结合,邻近取穴和循经取穴相结合,突出体现了中医整体观的原则。在具体手法的施用上,王氏强调武术中的刚柔相济、以柔克刚,要求达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主张用寸劲、巧劲,反对用拙力和暴力,使力的应用如“似棉裹铁”一般渗透到患部的深层。至于对关节的“拔伸”、“捺正”、“项”的手法,王氏则擅长以拳谚中的“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来施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中西医学在骨伤科的融合

  合信氏的《全体新论》就受到中医骨伤科医师的重视,尤其是其中关于肌肉、韧带等知识,更直接为一些开明医生所吸牧。如王子平就很重视西医的骨骼解剖及其肌肉、韧带的有关知识,他所倡导的手法治疗要重视点、面、线的结合,就包括了肌肉群、肌肉起止点及韧带的有关知识。他认为,只有广泛吸取新的知识,才能发展中医伤科学。

  进入20世纪,诸如X线等物理诊断技术的传入,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当时在上海等大城市里有条件的中医骨伤医生,都尽可能的吸取X线诊断知识,利用X光拍片来诊断疾病,大大提高了骨伤病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传统的诊断技术仍有着广泛的实用性;正如20年代即悬壶上海的十五世伤科传人魏指薪(1894~1984)所言“X线摄片是重要的,必须的,但不能完全依赖它。有的骨裂或骨错缝,在X线片上由于摄片时的体位关系或其他因素等,往往不能得到正确的反映。”而魏指薪则能结合丰富的临证经验用触摸的方法予以诊断。可见,中西医在骨伤学内的碰撞是和缓的,中医既注意吸取西医之长,同时也注重发挥中医骨伤学几千年丰富经验之优势,这样和缓而理智的碰撞,为以后骨伤料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三、伤科名医与名著

  近代是中医骨伤科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重视的时代,一方面是骨伤名医辈出,一方面是骨伤专著增多。如江考卿的《伤科方书》(1840),赵濂的《伤科大成》(1875),赵廷海的《救伤秘旨》(1852),徐英的《接骨全书》(1883)黄虎臣传述的《黄氏青曩全集秘旨》,刘泽一的《正骨秘法》(1922),季爱人的《中医伤科病理学》(1922),董志仁的《国医军阵伤科学概要》(1935)等,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既有对中医骨伤理论的整理与发展,也有对世传伤科治疗经验的继承和宏扬,对中医骨伤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赵廷海(1821~1861),字兰亭,浙江天台县人。少好勇,薄游四方,遇技击之良者,必上而请教焉,同时注意收集关于治疗跌打损伤的民间经验秘方。《救伤秘旨》内容丰富,有拳击伤、骨折的处理步骤和治疗方剂,包括各种伤损重症的鉴别诊断,以及开放性创伤的处理和近20个部位骨折的整复固定方法,还有34个大穴伤损的治疗方药,治疗创伤骨折的验方14首,“十二对气血流注歌”以及前人“王瑞伯损伤用药论”等。特别对整复后固定论述详,颇多新见,如:对于颈椎骨折脱位损伤者,用“绢兜牵引复位固定”治疗;在对足踝关节损伤整复后的固定中,赵氏使用了超关节固定法,所谓超关节固定法,其具体做法是;“用布兜掌前,系于膝下,令脚不直伸下,仍令脚掌时时伸屈。”赵氏还十分重视早期的功能活动锻炼,指出:骨伤后“要对常屈伸……渐渐习试,方是活动原归”。就是重视早期功能煅炼的具体体现。赵氏还讨论了筋骨骨折是否需要复位的问题,他认为“两助筋骨断者,不必夹缚”,这是由于肋骨骨折即使有明显移位,但在复位后既无法获得有效的外固定,又无必要采用内固定,因此肋骨骨折的复位在多数情况下则为多余,故赵氏不主张对肋骨骨折复位是符合实际的。由此可见,《救伤秘旨》中论述的许多行之有效的骨折治疗方法,不仅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提高,而且对于今天的骨伤科学也很有启示意义。此外,对于骨伤的用药,赵氏主张:在整复固定前用麻醉镇痛药物,如消风散、住痛散,甚则可加痹药(指贝乌、草乌等镇痛麻醉药)。整复固定后用活血住通散等活血通络,以促进骨伤的早日愈合。

  石氏伤科是江南伤科的一大流派;肇始于石蓝田(江苏无锡人),奠基于石荣宗(字晓山,1859~1928)。大约于1870年由无锡迁至上海,不久即闻名遐迩。作为石氏伤科的奠基人石晓山,自幼得父所传,兼习针灸、外科,19l2年内战发生之时,这救护总队长,治伤活人不计其数,还任中国红十字总会特别委员。晓山服膺薛已“十三科一理贯之”之说,并进而从一般理论书籍及各科专著中,寻其一贯之理用之于伤科,擅长于伤科内治,每起沉疴,形成了石氏伤科一大特色。石筱山(1902~1964)秉承家学,侍诊于父亲石晓山先生案侧。l924年正式悬壶。筱山总结其治骨伤手法概为“十二字诀”;拔伸捺正,拽捏端提,按操摇转。他主张“理伤仅用外治,气血难复,恢复不易;仅用内治,则筋骨不正。理应调气血,壮筋骨,内服外敷,针刺手法,夹缚活动,相互参用,使疗效显著,而少后遗、复发之虞”并强调理伤宜气血兼顾,却以气为主的观点。其擅长治疗脑震荡,就是贯彻了这一观点而取效。石筱山认为:脑震荡乃头部内伤为多,多以内治,筱山经验,早期以柴胡细辛汤升清降浊,化瘀宁神;中期用天麻钩藤汤合川芎茶调散,平肿息风,活血养神;未期视体质强弱,与补中益气汤冀其恢复。筱山晚年,除诊务外,潜心整理文献,研究理论,并对伤科的史略、病因、证治等深加探讨,发表《从医史中认识祖国伤科的成果》,《祖国伤科内伤的研究》、《脑震伤在理论探讨》等论文10多篇,不仅对石氏伤科流派的发展,亦为中医伤科学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

  结语:看完这篇文章,大家对于近代中医临证外科和骨伤科的相关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也可以看出医学在中医的外科和骨伤科都有较为明显的发展,而且对于后世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点击查看更多:

外科 骨伤科 史上全明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