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病治疗

  中医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采用辨证治疗的方法,比如急病。那么在古代文献中对于急病的描述到底有哪些呢?它有哪些治疗急病的方法呢?通过下文,我们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急病的文献描述

  中医疾病学主要形成在《黄帝内经》时期。在书中,创立了疾病学的病名,把突然发作、病情危重的疾病称为卒病、暴病、暴疾等。也就是中医典籍中早的急病术语。

  1、急病摘要:初生有三病∶一口噤、一脐风、一撮口。名虽有三,病确一类,皆急症也。口噤尤甚,过四月方免。

  2、急病针刺四十九法摘要: 日晚针刺二升阳,升阳三次气上安,晚间诸病莫取血,病弱阳强病愈难。《针灸神书》

  3、痼疾摘要:易见效。如痼疾患者又感受新病、急病,宜先治其新、急病证,后再调治痼疾。参见痼病、瘤病条。

  4、紧病摘要:紧病,病名。突然发生的剧烈水泻。又称急病。以其病势紧急,病情紧要,故名。《张氏医通·大小府门》

  5、调经摘要:感时气急病,不可少缓须臾,故又当作别论也。余病亦可于调经中兼经中兼治之。

  急病治疗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医对急病的研究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1954年,石家庄地区运用温病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了显著疗效。此后,急病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如对急腹症,冠心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治疗都获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前景并不十分乐观,由于西医在我国迅速发展,使中医治疗急病这块阵地逐步缩小。又由于在对待中医问题上存有偏见,有失误,尤其是在“文革”期间倍受摧残,中医急病机构受到严重破坏,中医院不设急诊室,中医大夫不值急诊班,抢救急重病人中医大夫不参加。这种状态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西医在医疗上的布局不仅合理,且较完整。尤其是急救措施方面,有其优势。中药剂型、给药途径明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落伍。

  1983年11月,卫生部中医司在重庆召开了全国中医急症工作会议,专题讨论如何开展中医急症工作,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医急症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中医急症工作的方向和目标。随后,在1984年,全国成立了七个急症协作组,即高热(南、北方组)、中风、厥脱、血证、痛证和剂刑改革组。这是五十年代以来对中医急病采取的重大举措。

  以中风病为例,1983年全国首届中风病学术研讨会,制定了“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标准”定中风病名,别称卒中,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并提出病类与证名联合的辨病分证诊断方案,即将中风先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病类,然后再分为九种证候。其病名诊断举例为:“中风病、中脏腑;痰热内闭心窍证”,中风病名诊断经全国30多个医疗科研单位2200多例患者的反复临床验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中药剂型及给药途径的改革是中医治疗急病的关键。传统剂型有丸、散、膏、丹、汤等。给药途径主要经口服。这些剂型及给药途径,在临床急救时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且体积、容积较大,吸收慢,使用不方便,难以收到速效,高效的效果。尤其对小儿及无法口服给药的患者难以接受。1983年以来,卫生部中医司及后来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科委加强了中药剂型改革工作的领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艺,生产出多种新剂型,如片剂、浸膏、合剂、冲剂、气雾剂、针剂等,以及多途径的给药方式,特别是静脉给药,大大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疗程,使得原来采西药急救治疗的急病,如高热、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心律失常、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也能用中药治疗。

  自1983年以来全国中医急症协作组和剂型改革组,共研制40多个中医急症新制剂。其中如厥脱症协作组的参附青注射液、养阴增液注射液、升压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系列制剂,通过了临床验证,显示了中医治疗厥脱症的优势。

  199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了《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对中医急病诊疗评定标准作了明确规定。1992年2月中医管理局在广州,召开了全国中医急症工作会议,制定了《全国中医急症工作五年计划》及《加强全国中医急症工作的意见》。同年,扩大全国中医急症协作组,设中医急症奖励基金。修订《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第一辑)。随后相继出版了《中医急诊医学》、《中医内科急症学》等急症专著。

  199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促进中医急症工作开展,组织专家对部分已正式生产的中药制剂进行论证,筛选出15种列入首批全国中医医院急症室必备的中成药。

  点穴法治疗急病

  生活当中,一些人不可避免会得急病,若抢救及时,病人可以转危为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急病点穴救治法。

  1、点压阳陵泉穴治胆绞痛

  胆囊炎、胆结石发作右上腹发生剧烈绞痛,若距医院较远,病人可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头下寻找压痛敏感点,此点多在阳陵泉穴上。

  两手大拇指分别按压此穴,并持续按摩2分钟,可获良好止痛效果。

  2、点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

  心绞痛发作常伴有胸部压迫、窒息感,病情十分危急。此时可手持五分硬币,用硬币边缘按压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下,病人卧位低头垂臂,两侧肩胛角下缘连线交于脊背正中点即是此穴,每次按压3—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若每日定时按压3—4次至阳穴,可有效防止心绞痛发作。

  3、点压三阴交穴治肾绞痛

  肾绞痛是泌尿系统结石所引起的外科急症。由于疼痛剧烈,患者苦不堪言。此时,可用大拇指点压揉按三阴交穴在内踝上3寸处,反复按摩3—5分钟,肾绞痛即可缓解。

  结语:现代中医对急病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从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治疗急病的一些方法,比如中药调理或者是点穴治疗。针对不同的病症,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