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30云南养生汇:鲁京硕讲解女性从手知健康

民福康养生 > 养生节目 > 云南卫视养生汇

图文作者:淮安三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责编:陈曦

发表时间:2012-12-17 15:13

  编者按:手诊是一种诊断的方法可以从你的手上看出全身的健康,因为有句古话叫十指连心,所以从手上也是可以看出心脏方面的疾病。应该怎样手诊?一起和手诊专家学习学习吧!

  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鲁京硕,主题是手诊看女性健康,主要手诊知女性健康、女性如何手诊知健康的内容。

  注意:

  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云南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本期嘉宾介绍

  鲁京硕

  中医世家出身,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现受聘于北京同仁堂中药科技集团中医门诊部中医专家,主任医师,教授;曾兼任中医研究院专家门诊部,主任医师、教授;北京中医药养生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专业学术委员;并且是北京早挂牌的掌纹诊病专家,曾为外国元首、大使和政府领导进行诊疗服务,报纸、电视台多次给予报道,其专著《手诊手疗图解精要》已经五次再版;2002年入选当代名人专家词典,连续四年被邀请为中国名医论坛嘉宾。鲁教授经长期临床实践,汲取古今中医名家经验,尤其以《内经、伤寒论》为指导,认为一切内伤外感杂病不外乎阴阳,气血失衡,故所有的治疗的方法均是使阴阳恢复平衡,所研制的系列方剂既辨证施治、又因人而异用药,并借鉴西医之优点,擅长用综合方法(汤剂、针灸、点穴、按摩、心理等方法配合使用),实现天人和一、药针并用、药食同疗、内外兼治气血双修、顺势而为之功效,擅长药针并用、药食同疗进行内外兼治,实现天人合一、气血双修、阴阳平衡、顺势而为之功效。

  擅长治疗:神经衰弱、疲劳综合征、美尼尔氏综合征;女性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黄褐斑;忧郁症;慢性胃病、慢性结肠炎、便秘;高血脂、脂肪肝、痛风症;颈、肩、腰腿痛综合征、肩周炎、电脑综合征;小儿厌食、消化不良、外感性咳嗽、免疫功能低下、遗尿;痤疮、湿疹;单纯性肥胖;脑神经系统病,如帕金森氏综合征、神经元病变、脑萎缩、老年性痴呆、癫痫、偏瘫、顽固性失眠、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老年性黄斑病变;免疫系统病,如强直行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激素股骨头坏死、白塞氏综合症;小儿顽固性癫痫,如多动症,顽固性哮喘等多种常见病及疑难病,疗效显著。

  手诊的概念就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根据黎黍匀专家定义)。运用视觉、触觉等,对手上的征象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人体健康或疾病状况。

  无论西医的视、触、叩、听,还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其视、望均排第一位;手诊主要是指对手部的望诊,这种方法中西方都有,主要分为气色形态、手纹和手形三大类。

  发展历史

  手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长期观察手上的纹路,发现了疾病与纹路的规律性变化。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实践、充实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诊断疾病经验。手纹诊病也是其中一分支。

  唐朝王超的《水镜图诀》记载有根据观察幼儿食指内侧表浅静脉的色泽与形态变化推断病情。到了明代,小儿食指指纹诊法渐被医家提出并广泛应用。清代的一些医学家积极探索研究望诊、手诊,去伪存真,先后编著了《清太医手诊谱》、《行色外诊筒摩》、《四诊诀微》、《望诊遵经》等,汇集历代手诊之法。清代《小儿推拿广义》详细记述了通过手掌诊病的方法。手诊已经成为中国医学临床辅助诊断的一部分。

  中医理解手诊

  中医理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

  阳相对平衡是治疗基本原则。“邪之所凑,其气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就是疾病,正,就是抵抗力,阴阳离决,是病危、病故。根据手诊、舌诊、甲诊、脉诊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因自然条件而异,中药按君、臣、佐、使,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按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来调理机体,使之相对平衡,减轻痛苦,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它同经络诊法、腧穴诊法、时辰诊法及气质诊法一样,虽一般诊断专著未载,尚未能普及于临床,但确属医诊法学之重要内容。经过医学、生理、心理等学者们的努力,把这一历经几千年的潜在经验逐步变成显科学。

  手诊原理

  手诊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其原理是运用视觉、触觉等,对手上的征象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人体健康或疾病状况。如根据人的手形、指甲、掌纹、指纹、指节纹、手掌

  软硬及手掌气色等,采取望、摸、推、压、点、掐、按等方式获得病情信息。掌纹诊病主要分为气色形态、手纹和手形三大类。也有将手纹、手型、气色形态、皮纹、指甲综合研究得出结论。所以手诊也称为“掌部诊病学”。

  根据徐凌波研究,证明手诊对痔瘘的判断有临床参考意义。验证表明,痔瘘手诊总的临床符合率为79.3%,痔为84.2%;肛瘘为82.1%;肛裂为73.9%;肛周脓肿为66.7%,经卡方检验,P〈0.01,判别显著,说明手诊符合率高。

  手诊是中国的医学传统、民族诊断的特色技能。《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见其色,知其病,命曰名;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

  其认为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的外在变化,可以了解人的健康状况。唐朝王超的《水镜图诀》记载有根据观察幼儿食指内侧表浅静脉的色泽与形态变化推断病情。

  手掌是健康的晴雨表

  手掌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大部分病在手上都会有表现,真可谓五脏六腑均历历在"手"也。 比如说如果一个中年人的手背面上出现褐色的斑块,则说明此人的胆囊方面已经出现了问题,如胆囊炎。

  如果一个女子的生命线末端有明显的三角形纹符号,则说明此女子有痛经史;如果一个人的生命线靠掌心处均有众多胚芽纹,则说明此人体质比较差,容易感冒。

  如果一个人的命运线的顶端或者末端如果有竖形的岛纹,则这极有可能是胃下垂;如果一个人的太阳线被干扰线干扰成"井"字纹,则提示此人的血压偏低。

  人类和动物之间大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有一个智慧的大脑以及一双会劳动的手。

  手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手为五行所化,为五脏之端,祖国医学有运土入水而止泻,运水入土以养脾之说,皆基于五行之理。手兼天地之灵,蕴天地之造化。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点击查看更多:如何手诊知健康 手诊 手诊的功效 

苏ICP备15060253号-6 Copyright © 2010- www.39yst.com 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