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15健康来了:禅一讲八段锦的健康妙用

民福康养生 > 养生节目 > 广东卫视健康来了

图文作者:淮安三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责编:周伟

发表时间:2013-02-06 14:39

  编者按:八段锦可以分为文八段锦和武八段锦,那么你知道武八段锦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对健身有哪些帮助呢?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专家的讲解。

  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师临床执业医生禅一,讲武八段锦的作用。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八段锦的体势有坐势和站势两种。坐势练法恬静,运动量小,适于起床前或睡觉前穿内衣锻炼。站势运动量相对较大,适于各种年龄、各种身体状况的人锻炼。

  八段锦有南北之分,文武之称八段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托名岳飞所传,动作繁而难练,以刚为主,姿势多用马步式,又称武八段;南派附会梁世昌所传,动作难度不大,以柔为主,姿势一般多用站式,又称文八段。

  八段锦集 “意、气、动”于一身八段锦,动作简易,易学易练,但要求动作正确,不能耍花架子,练习时,身体的伸展仰俯、肢体的屈伸运动必须到位,可有选择地单练某一式或某几式,逐渐全面练习,以达全面的健身目的。

  当然,八段锦不只是简单的肢体活动,而是包括 “意念”和有节奏的呼吸在内的一种全身心的健身运动。简言之,八段锦的意念活动就是在做动作时要集中思想,排除杂念,不受外界干扰,将注意力放在丹田部位使自己处于一种 “虚无”的状态。

  呼吸要尽量做到轻轻悠悠,似春风吹拂,如鹅羽轻飘。吸气时,气沉丹田;呼气时,浊气皆出。一般伸展或用力动作时吸气,屈曲或放松时呼气。这样配合动作,一呼一吸,就会在练功时自然形成腹式呼吸。另外,呼吸时好用鼻,也可口鼻并用,切不可张口喘粗气,这是锻炼过量的表现。

  八段锦贵在强度适中练习八段锦,强度宜由少到多,开始时次数少些,随锻炼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每节动作重复的次数。一般每节动作可以做4~20次,每天可练整套动作1~2次,练到微微出汗为度。运动量的掌握应视体质情况而定。体质弱者,动作应舒缓含蓄,均匀沉稳,待锻炼一段时间,体力增长后,可增至强度较大的运动量。

  八段锦有祛病健身之功八段锦各个动作可有益于某一脏腑,或防治某一脏腑、经络的疾病。例如 “双手托天”可以理三焦,“单举手”可以调理脾胃,“两手攀足”可以固肾腰,“摇头摆尾”可以去心火等,体现了八段锦的体育与医学相结合,具有养生治病的作用。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肌肉、关节与脏腑间,脏腑与脏腑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八段锦各个动作的特点决定了它对相关的脏腑或经络有较多的作用,具有针对性。但是这种作用应是综合性、全身性的,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实际上,只有把八段锦各节动作综合起来,才能起到润脾胃、理三焦、去心火、固肾腰等作用,使诸病消除,达到全面健身的作用。

  八段锦锻炼具有活动颈肩腰膝等关节,加强臂力和下肢肌力,强健胸部肌肉群,防治脊柱后突和圆背等不良姿势的作用。

  在锻炼中,由于自然形成腹式呼吸,加上四肢、躯干的伸展和收缩运动,使胸腔内压力不断变化,横隔上下运动幅度加大,腹肌收缩有力,扩大肺活量,促进了肺脏的呼吸和气体的交换,有助于防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疾病。由于八段锦锻炼时 “意守丹田”,促进了腹腔的血液循环,增进了胃肠蠕动,提高消化系统功能,可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腹泻、便秘等疾病;同时使头部和胸部虚灵,身体重心下降,使人体 “上虚而下实”。

  因此,它既可以克服中老年人因生理功能衰退而发生的头重脚轻等 “上盛下虚”的病理表现,同时由于下盘牢固,两足沉稳,做起动作来又能轻灵稳健。另外,八段锦对内脏具有明显的自我按摩和调理作用,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并可用于配合治疗内脏下垂。经常锻炼可增强体质,益寿延年。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广东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禅一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师临床执业医生,中国嵩山少林寺医药研究中心负责人。

苏ICP备15060253号-6 Copyright © 2010- www.39yst.com 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