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了解太极螺旋走劲调整气血

民福康养生 > 太极 > 太极拳视频

视频作者:淮安三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责编:陆宇

发表时间:2015-06-25 15:14

  大家都知道练习太极拳具有保健的作用,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掌握练习的方法,不是任何的方法都能达到保健的作用的。所以说无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关键就在于方法是否正确有效,这对于太极拳者是很重要的一点。

  太极拳的练法有很多,正确的练习可以带来健身的效果。

  在太极拳的行拳走架中,肺呼吸(口鼻呼吸)、体呼吸(毛窍呼吸)、丹田呼吸(俗称腹部呼吸、实际是胎息)这三个呼吸系统,与自然的、动静结合的拳势共同导引,不断地呼吐肺腑之浊气,吞吸天地之清气,使人体丹田处(即会阴穴之上,命门穴前下的小腹内),有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更好地运化作功,促使生命的源泉——性腺系统这一重点部位功能得到提高,实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这一重要过程,开通经络气血津液,达到精、气、神凝聚,还精补脑。经过这门拳法的洗礼,改善了自身生理素质结构。享受到太极拳带来的身心愉快,从而深切感到——“太极拳好,是众多养生术的佳选择。”

  “养生术”古已有之,在道教典籍中记载尤多。《道藏》首经《太上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一书中就有“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之说。道教因“贵生”而乐于生,乐于养,善于生、善于养,从某种意义上,可谓是“养生之教”。具体表现在养生方术上,则是“寓道于术”。“道教养生术的精华,在于以丹田运化修炼为核心,以经络气血津液畅通为宗旨,以运动锻炼内分泌腺为重点,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过程,以达到精、神、气三宝相凝聚,身心性命相平衡为目的”(马虹语)。陈氏太极拳之所以能成为当代人们养生的上佳选择,就是因为其丹田内转功法,源于古代道教养生术文化。正如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卷首《任脉督脉论》一章中所概括的那样,太极拳是“以易为经,以礼为纬,出入于黄老”,“存于中者,如道家所言,积精累气,积气归神之谓也。人能精神充足,则心、手、眼俱到,无论任何运动,精神自足,绝无疲弊之态。

  现在很多人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对于太极拳的丹田内转法不能充分的认识,耗费了很长的时间。

  不可否认,人在静桩功之静态中,确实能体会得到立身中正,意识、动作、呼吸一致及平衡感等,但这较之于拳架运动产生的效果还是有很大不同。丹田内转功法产生的炼精化气、炼气还神、还精补脑的效果,是在动静结合的拳架中锻炼出来的,仅仅站着不动,体内的真气怎能随丹田内转得起来,精气神三宝怎能达得到凝聚?忽视既练内气、又练拳势的动静相合的拳架,对这一活桩功的意义认识不足,实不可取。

  进一步说,无论你对静桩功多么虔诚,想通过站桩来全面掌握展现拳架、推手、散手技击艺术,那是不可能的。正确的练习途径是:严格遵循拳架要领,以拳架练习为主,这样真气运行,疏通前后三关,比只练静桩、不练或少练拳架者效果更佳,同时也为学习推手、散手奠定了基本技术基础。笔者经过长期的拳架严格练习,获得的体会是:头脑轻松,思维清晰,神清气爽,精力旺盛,工作愉快,每天都保持一个好心情。而这些美妙,就是来源于能炼精化气、炼气还神、实现还精补脑,从而增强生命活力的陈氏太极拳丹田内转功法。

  传统的中医经络学说,是太极拳劲法的依据。中医治病极为重视整体意识,讲究治标亦要治本。同时认为身心健康者必能适应自然、社会、人际环境的变化,不能适应者,身体定会出现表里、虚实、寒热、邪正及心理的不平衡状态,要使身体和心理这一切不平衡的对立转化为平衡统一,除了看病要有整体观念外,还必须遵循“阴阳平衡”治疗原则。

  在太极拳书上有说过,太极拳也有讲究的是太整体观念和阴阳平衡。

  “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练拳时要体现拳势的形神合一整体性,练习者须有:拳理拳法意识,拳架艺术造型意识,拳理拳法与拳技相融意识,技击艺术意识。具备这“四个意识”且与具体的拳技中每一拳势的上下、内外、左右、前后、先后、虚实、开合、刚柔、顺逆、快慢这十种关系结合应用,就可以在拳技实践中总体把握太极拳的整体性和阴阳平衡。正如马虹老师所说:“打拳时要树立周身一家,内外一体的整体观,防止‘单摆浮搁’之病,(局部肢体动作,上下左右内外,互不协调、互不相随,不以腰为主宰,带动全身,而是手动腰不动,或腿动手不动,不是周身一家)。这就要注意在一系列的螺旋形式中的各部劲力对立统一”; “而且在心、在神、在韵、在功,做到美的造型与美的意境的相统一。打拳的人要心意纯正,拳势工整,阴阳合德,天机活泼,一片神行。”四个意识和十大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能完整地落实在拳技实践中,拳势的内(神)外(形)合一的整体性和阴阳平衡也就得到解决了,这与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和“阴阳平衡”是相一致的。反之,若少一个意识、少一个关系,就在拳理上犯了“单摆浮搁”之病,就会导致拳势的整体性和阴阳平衡受到破坏。亦如陈照奎大师所说:“打拳一个部位有毛病,可能是全身的毛病,绝不是一个部位的毛病;”“一个部位有错误,全身都不对。”而错了的拳势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

  精气神是人的生命力旺盛与否的宝贵物质,如果因为工作繁重、生活压力而大量消耗,就会出现精亏气弱,血瘀气虚,气血不平衡,经脉不畅闭塞等症状,继而就会致脑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渐衰,精血减少,随之而来的是记忆力衰退、思维混乱,肺活量减小、呼吸急促无力,同时肌肉松弛,腹部脂肪增厚,小肠绒毛吸收功能降低,肝脏解毒功能减弱,性功能衰弱等。到了此时,虽然可用药物治疗,但常识告诉我们,任何药物都有对身体不利的副作用,皆非上佳之法。

  内转功法,使内气充盈,气血互引互行、上下贯通,让内脏在动静结合的运动中得到有规律的相互按摩,以拳练精练气、精气增强,从而达到气血、身心平衡。我因为严格按照要求练习,且早晚各练一次,基本上做到内外合一,意气劲贯四梢,增强了肝脏解毒功能,促进了小肠绒毛腺的分泌与吸收能力,三个月后经检查,炎症余患彻底根除,全面康复了身体。而更多的坚持练太极拳数年的人,结束了神经衰弱、肥胖症、血脂高等病症的折磨,亦是有力的证明。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治愈任何一种病症,科学的药物治疗和科学的太极拳运动相结合,才是科学的方法,明智的选择。如果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在未染病之前,就明智地学习太极拳,掌握这一科学健身法,身体力行,坚持数年,那么,就不仅是防病于未然了,而是助青少年健康发育、茁壮成长的佳运动方式。所以,掌握太极拳或教太极拳的人,是自身或他人高明的保健医师。如中医理论所言“上工治未病”也。

  俗话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其义是从中医角度说明,人体内部如有不舒适或酸胀麻痛的地方,证明这一部位是因气血经脉闭塞所致,如无此现象,证明周身经脉气血畅通无阻。自然,人也就会精力充沛,神采奕奕。根据古代中医学典籍《内经》对人体经络的生理机制论,认为经络是调整人体全身平衡的重要系统。表现在人体脉引有顺逆,手足之间经脉互相连接,说明人的气血“内属脏腑、外络支节”。内外互相通应,运行如“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功能是运气行血,调整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平衡。

  太极拳讲究“缠丝劲”,在练习拳架时,要求动作不论幅度大小,速度的快慢、走劲的刚柔,手、腿、身法的开合均以螺旋形式出现。如陈鑫讲,“太极拳、缠法也”。而这种以“缠”为特色的运动,能使人体从内丹田到躯干四肢,乃至毛细血管都在顺逆缠丝中反复地左旋右绕,非圆即弧,处处走螺旋,起到疏通经脉,气血流畅的养身作用。与调整人体气血平衡,行气活血化瘀的中医经络学说是完全一致的。

  当今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吃、用保健品,书店里多种气功功法书籍,对人的身体是有一定良性作用的,但是,笔者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尝试各种保健品和那些少费力或不费力的功法后,再来亲身感受一下太极拳,特别是陈照奎家传的太极拳给人带来的健康和愉悦后,一定会有“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科学功法,太极拳,却在有识明师处”的惊喜。

营养价值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的功效与作用
西洋参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西洋参泡水喝的禁忌有哪些...
大麦茶的功效与作用
大麦茶的功效与作用
大麦茶是中国、日本、韩国等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清...
金桔的功效与作用
金桔的功效与作用
金桔从个头上算有大、小之分,从口味上有咸、冰糖之分...
铁皮枫斗的功效与作用
铁皮枫斗的功效与作用
铁皮枫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材,它的口味清香,富含...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对于花椒应该都比较熟悉,因为它是生活中经常用到...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对于花椒应该都比较熟悉,因为它是生活中经常用到...

太极拳精选

简述陈氏太极拳练习入门要求

简述陈氏太极拳练习入门要求

说到太极拳流派,我们不得不提到陈氏太极拳,陈氏太...
论慢练太极拳是为了击打更快

论慢练太极拳是为了击打更快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瑰宝,练习太极拳要掌握一定...
透视太极拳与兵法之间的关系

透视太极拳与兵法之间的关系

太极拳的特点是用意不用力,而意、气、神是打太极拳...
论怎样提高太极拳的技击水平

论怎样提高太极拳的技击水平

众所周知,太极拳的好处是强身健体,但是您了解八极...
阐述练太极拳先天推手的含义

阐述练太极拳先天推手的含义

太极拳与未来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强...
返回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