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1饮食养生汇:沙凤桐讲解预防与治疗血虚症

民福康养生 > 养生节目 > 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

图文作者:淮安三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责编:张兴佳

发表时间:2012-12-20 15:52

  编者按:血虚朋友的体制常见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自己该怎么办呢?如何预防血虚呢?在饮食方面有应该注意哪些地方?今天我们听听沙凤桐教授是怎么讲的!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湖北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临床表现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营养作用。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气血亏虚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病证。主要可归纳为脏腑失于濡养、血不载气两方面引起的病症。

  脏腑失于濡养: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唇色爪甲淡白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头发枯焦,以及大便燥结,小便不利等。

  血不载气: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赖血以附,血载气以行。血虚,气无以附,遂因之而虚,故血虚常伴随气虚,病人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而且还有少气懒言、语言低微、疲倦乏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症状。

  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在心肺之气共同作用之下,内至脏腑,外达筋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营养作用。但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气血亏虚则可出现一系列的病证。主要可归纳为脏腑失于濡养、血不载气两方面引起的病证。

  治疗原则

  首先,“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饮食有节,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血液生成自然源源不断。所以,补血必须先健运脾胃,脾胃强健则生化之源不绝。

  其次,气可以推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如气的功能减退,化生血液的功能也就减退,又因“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虚均伴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故在补血时不宜单用血药,而应适当配伍补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之效。

  再者,血为阴液,易生滋腻,淤阻血脉,而致新血不生,故在补血同时应配伍活血生血之品。

  血虚简单有方便的中药是四物汤。另可一星期煮3次的中药材当归15克,杞子15克,首乌10克,红枣8粒来当开水喝,能达到补血的作用。

  血虚体质如何养护

  饮食调养

  平时常吃补血养血的食物,如菠菜、花生、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圆等。

  精神调养血虚体质的人,容易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因此,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努力做到注意力集中。

  起居调养

  早睡保证睡眠,养肝血;血虚体质的人不宜过度劳累,凡事宜量力而行,以免耗伤气血。因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使肝气得养,所以这类体质的人尽管睡眠多不佳,但要早些上床,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迟于晚上11点入眠,以养肝血。

  药补调养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熟地、川芎、白芍、阿胶等。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如当归羊肉汤、四物鸡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炖鸡汤)等,均有很好的养血效果。

  眼睛调养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所以血虚体质的人要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常用补血的有桑叶、红枣、黑芝麻、核桃仁、桂圆、冰糖、黄酒。可以用这些中药做成糕点,如阿胶桑麻膏,效果显著。

  本期嘉宾介绍

  沙凤桐:中医眼科名家,健管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院长,中华中医眼科学会副主任。现任平心堂中医门诊部、正安中医眼科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

  沙凤桐教授从196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始行医,至今已有30多年。他以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入钻研中医眼科,在医治内科疑难杂病的基础上,运用整体辨证与眼科局部辨证相结合,在治疗视神经萎缩、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疑难眼病方面有独特见解和显著疗效。沙凤桐教授中医功底扎实,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疾病(如失眠、抑郁、小儿外感脾胃虚弱、妇科杂症等)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苏ICP备15060253号-6 Copyright © 2010- www.39yst.com 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