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各种紫砂泥料 紫砂泥料的介绍与辨别(14)

  紫砂朱泥和朱泥壶的特点

  宜兴的紫砂泥料色彩丰富,品种多样,不论紫泥、朱泥、绿泥、段泥,都是人们珍玩的上品,其中的朱泥就异常珍贵。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朱泥壶与紫砂壶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朱泥壶在紫砂界别具一格。朱泥壶是以壶体小为特点,又被称为朱泥小品。朱泥为宜兴的特有的泥种,但是朱泥小壶多见于闽南及广东潮汕沿海,朱泥因泥色而得名,在《阳羡明陶录》中又称石黄泥,色从淡黄、浅青黄到深黄.朱泥有很多花哨的名字.梨皮朱泥、水纹朱泥、大红袍等.是紫砂泥中的珍稀品种,所以朱泥壶是别具特殊风格的艺术。

  朱泥一般分三种,赵庄朱泥、赵庄黄金朱泥、小煤窑朱泥、黄龙山朱泥等。由于紫砂朱泥的泥质特殊,烧制过程中。因收缩率也较大,容易变形。朱泥透气性好,成品表面哑光.色红带黄,时间越久颜色更加透润。烧成后的壶身表面出现纵向的皱纹.所以自古以来都有“无皱不成朱”、“无朱不皱”之说,这也是上品朱泥壶的特点之一。由于朱泥的泥性软嫩,天然的朱泥烧成后呈现出色泽红艳.娇妍多姿迷人的光晕.焕发出的光泽韵味也相当丰富,使得朱泥壶的视觉效果越加吸引目光。烧成后的朱泥壶声音清脆,共振性佳,朱泥壶泥质天成,名贵的朱泥其价值是紫砂泥的数十倍。烧成后是朱泥小品皱纹隐现,颇具古朴风华。所以,明清以来朱泥一直被当作制作紫砂壶的极品材料。但由于烧制困难,使得许多的紫砂艺人望而却步,因此,朱泥品种的壶成功率低,也极其珍贵。

  朱泥壶造形看似简单,却尤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特色,朱泥小品不论型制大小、泥料的品质、茶艺的内容、文化内涵以及壶艺特点,都是壶中的极品。朱泥是清朝鼎盛时期宜兴紫砂的特殊成就,清朝文人雅士特别崇尚宜兴所产朱泥小壶,除了它的胎色红妍有喜气之意,寓意美好,也因朱泥的泥性不宜制作大器,恰恰符合喝工夫茶时茶壶宜小不宜大的概念,这种文化特色也是对紫砂历史的一种典型的传承。

  朱泥壶是典型的光素器,数百年来朱泥不加装饰。但却壶底铭文的现象也是其一特色。朱泥壶因壶身较小.不宜题作.于是将铭文刻制在壶底。史上以制作朱泥壶见长的当为明清时期的惠孟臣,除孟臣外的大部分制壶艺人未敢以朱泥壶作为专攻,也是由于朱泥的制作、烧成的难度大的原因。朱泥造型壶胚薄而细、灵秀清雅而娇小,朱泥壶的形制大多轻巧细致。如小家碧玉,又如神秘秀雅的玉女,娇嫩细腻.朱泥壶的清秀、色泽清淡成为东方古老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小小的朱泥壶,既不大气,也无巧妙地造型,更没有精雕细刻的装饰手段,但是它小巧玲珑的手感和天成的泥料正是引得众多对壶艺有了解的人的喜爱和推崇。

相关阅读推荐:
紫砂泥料 紫砂泥料介绍 各种紫砂泥料 底槽青泥  史上全明星资料
紫砂壶选购的两个阶段
紫砂壶选购的两个阶段紫砂壶被很多人喜欢,然而在选购时却也有着很大的学问。
紫砂方壶的制作原则与基础
紫砂方壶的制作原则与基础紫砂壶深受大众喜爱,我们外行人只能看看其外在的一些花纹。
顾景舟紫砂壶特点及鉴定
顾景舟紫砂壶特点及鉴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讲收藏紫砂壶当做一种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