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6饮食养生汇视频:戚团结讲养生调息保健康

民福康养生 > 养生节目 > 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

图文作者:淮安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责编:刘新沂

发表时间:2017-05-27 13:10

  现代人十分重视养生,但是对于养生方式,你真的明白吗?不少朋友根据自己总结的经验来养生,即使其中有错误,也不能合理调整。那么,正确的养生方法有哪些?夏季养生注意事项是什么?本期的饮食养生汇视频邀请专家戚团结来讲解!

  本期嘉宾介绍

  戚团结

  男,医学博士,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北京市医管局“十百千”百类人才,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125”人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青年专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师承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医关幼波、王鸿士、危北海研究室主要成员,长年从事中医治疗肝病研究,发表专业论著4部,专业论文10余篇。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月经失调、胃肠疾病等。

  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湖北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1.静以养神

  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神气清静,可致健康长寿。由于“神”有易动难静的特点,“神”有任万物而理万机的作用,故情静养神就显得特别重要。老子认为“静为躁君”,主张“致虚极,宁静笃”,即要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

  《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淡虚无”的摄生防病的思想。后世的很多养生家对“去欲”以养心神的认识,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深化和发展,三国的嵇康、唐代的孙思邈、明代万全等都有精辟的论述。

  2.动以养形

  形体的动静状态与精、气、神的生理功能状态有着密切关系,静而乏动则场导致精气郁滞、气血凝结,久即损寿。所以《吕氏春秋?达郁》说“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寿世保元》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

  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张子和强调“唯以血气流通为贵”(《儒门事亲》)。

  散步、导引、按蹻等,以动形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

  3.动静适宜

  从《内经》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适度。从湖南马王堆出土竹简的导引图中的导引术、华佗的五禽戏,到后世的各种动功的特点,概括言之就是动中求静,动静适宜的原则,还突出了一个审时度势的辨证思想特点。

  从体力来说,体力强的人可以适当多动,体力较差的人可以少动,皆不得疲劳过度。从病情来说,病情较重,体质较弱的,可以静功为主,配合动功,随着体质的增强,可逐步增加动功。从时间上来看,早晨先静后动,以便有益于一天的工作;晚上宜先动后静,有利于入睡。总之,心神欲静,形体欲动,只有把形与神、动和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有益于强身防病。

  夏季养生注意事项

  调精神

  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阳的目的。

  巧运动

  宜通过有益的文体活动来活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运动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

  慎起居

  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起居也应随之作适应性调节,如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要午睡

  中午人体散热量大,午饭后又昏昏欲睡,通过短暂午睡小歇,可以避开中暑高峰,又可补充夜间睡眠不足。

  勿贪凉

  老年体弱者,阳气不足,如长时间对着电扇吹或久居空调室内,反会感到头晕脑胀,四肢疲乏,精神困倦,更容易导致受凉感冒等病症。

  节饮食

  夏季天气温热,应注意饮食调节,切勿极饥而后食,食不可过饱。亦忌极渴而后饮,饮不宜过多。还须慎食瓜果冷饮,以免伤脾胃阳气。素体阳虚的人,常食鲗鱼、大枣、胡桃仁等益气温阳的食物,往往能收到益气强壮的疗效。

  防中毒

  盛夏细菌繁殖迅速,70%的食物中毒发生在夏季。老人小孩胃肠功能薄弱,抵抗力差,发病后极易发生脱水而危及生命,故应做好预防工作。

点击查看更多:养生方式 戚团结 饮食养生汇视频 

苏ICP备15060253号-6 Copyright © 2010- www.39yst.com 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