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食疗养生 > 食材查询 > 桂枝

桂枝

原料分类:药食两用食物

食用提示:内服:煎汤,3至6克(大剂量15至30克);或入丸、散。

禁忌人群: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原料介绍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肉桂常绿乔木,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肉村种植2年后,采摘嫩枝,去叶,晒干;或将肉桂树砍伐后多余的萌蘖从齐地面处剪断,晒干;或取修枝、间伐的枝条,晒干。
桂枝嫩枝为长圆柱形,长30至70厘米,粗端直径0.3至1厘米。表面棕红色,有细皱纹及叶、芽痕,并有点状或椭圆形皮孔。质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红棕色,可见一淡黄色石细胞环带,木部黄白色至浅黄色,髓部呈方形或菱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
以枝条嫩细均匀、色红棕、香气浓者为佳。

2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能食用
1. 适宜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之人食用;特别适宜咳嗽、水肿、肝炎、眩晕、肾炎和身体虚弱者食用;
2. 鳙鱼性偏温,热病及有内热者、荨麻疹、癣病者、瘙痒性皮肤病应忌食。

3食用指导

1. 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不论有汗、无汗都可应用。
2. 如风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黄同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
3. 如风寒表症,慎身有汗出,配芍药等,有协调营卫的作用。
4. 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用。
5. 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
6. 桂枝性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等配伍应用。
7. 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
8. 桂枝为风寒外感,寒凝血滞、阳不化气等证之要药。其发汗之力虽不及麻黄,然其味甘力缓又无伤阳之弊,故风寒感胃虚实皆可应用。

4食疗作用

鳙鱼生活于河流、湖泊中,冬季多在河床和较深的岩坑中越冬,分布长江流域下游地区,东北、华北甚少见,是我国养殖鱼类之一。养殖历史已久,与青鱼、草鱼、鲢鱼并称中国“四大家鱼”。通常会以鲢鱼和鳙鱼混为一谈,这不仅因为两者很相似,而且鳙鱼又称黑鲢、花鲢。对此,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得极妙:鳙鱼,状似鲢而色黑,其头最大,味亚于鲢。鲢之美在腹,鳙之美在头,或以鲢、鳙为一物,误矣。首之大小,色之黑白,不大相伴。
《食物本草》:鳙鱼,暖胃,益人。
《本草求原》:鳙鱼,暖胃,去头眩,益脑髓,老人痰喘宜之。
《随息居饮食谱》:鳙鱼甘温,其头最美,以大而色较白者良。
《本草纲目》:鳙鱼肉,食之已疣,多食动风热,发疮疥。

5食材文化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
香辣行散,体轻升浮;具有散寒解表,温经通脉,通阳化气的功效;
主治风寒表症,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蓄血,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

6温馨提示

1.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粗细分开,洗净,稍浸,淋润至透,切薄片,晾干或低温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2. 桂枝与麻黄虽都能发汗,但麻黄辛苦开泄,能开腠理而透毛窍,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辛甘温熙,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故治风寒表症,风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多配芍药同用,以协调营卫、发表散寒。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则有伤阴、动血之虞,故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