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原因 为何患上心肌梗死(2)

  急性缺血时细胞内Ca2+堆积,其机制如下:①细胞内Na+激活Na+/Ca2+交换泵。②Ca2+从肌浆网漏出到胞质中;③电压依赖的Ca2+通道及Ca2+-ATP酶外运系统发生改变。随着细胞膜的进行性破坏,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Ca2+不能被能量依赖的机制所移除,这标志着细胞从可逆性向不可逆损伤过渡。

  严重的膜损伤使心肌细胞内的蛋白分解酶漏出,后者又损伤附近的心肌;特异性酶的漏出可作为急性梗死的标志。

  梗死后4~12h由于血管通透性和组织间胶体渗透压的增加而发生水肿。不可逆损伤的早组织学变化是出现漂移肌纤维(wavy-myofibers),看似细胞间水肿把心肌细胞分开后被周围有收缩功能的心肌细胞牵拉所致。在梗死区周围可见收缩带,肌节收缩而致密,形成嗜酸性光亮带。

 

  梗死后4h出现炎性反应,有中性粒细胞浸润,释出毒性氧自由基,引发进一步的组织损伤。18~24h内发生凝固性坏死,光镜下可见核皱缩、细胞呈嗜酸性。

  (2)大体变化

  冠脉堵塞后18~24h出现肉眼可见的大体变化(用trazolium染色可以早看到)。通常缺血和梗死从心内膜下开始,然后向旁侧及向心外膜扩展。

  功能上,在梗死早期心肌收缩性减弱时心输出量即降低。当心肌的协同收缩丧失时心室输出量进一步减少。缺血心肌可表现为低动力型(hypokinetic)、无动力型(akinetic)。有时心肌在长时缺血后暂时丧失了收缩力,但不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和坏死,经过一段时间仍可恢复正常。此种状态称“冬眠心肌”(hibeRNAting myocardium)。

  心肌不可逆损伤后不能再生,而为纤维组织所取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后不久,巨噬细胞便进入发炎的心肌清除坏死组织。这一组织吸收期称为黄色软化期。随着坏死组织被吞噬和清除,梗死区变薄,可能发生室壁的破裂,随后梗死部位发生纤维化,梗死后7周瘢痕形成。

 

  2.病理

  (1)病理解剖

  ①大体标本

  A.透壁性梗死累及室壁全层或绝大部分,波及心外膜可引起心包炎,波及凡内膜可致附壁血栓形成。

  B.心内膜下梗死仅累及室壁内层,不到室壁厚度的一半。

  C.大片梗死室内压高时易形成室壁膨胀瘤和心脏破裂。

  D.灶性梗死呈灶性分布,可1处或多处。老年心肌梗死病理特点是大型大片状较少,中小型灶者居多。

  ②组织学改变

  A.坏死心肌(necrotic myocardium):缺血20~30min,心肌细胞开始坏死的病理过程;1~12h,绝大部分心肌凝固性坏死;1~2周,坏死组织吸收,逐渐纤维化;6~8周,瘢痕愈合,称为陈旧性心肌梗死。

  B.顿抑心肌(stunned myocardium):指梗死周围急性严重缺血或冠脉再灌注后尚未发生坏死的心肌,虽已恢复血供,但所引起的心肌结构、代谢和功能改变,需要数小时、数天乃至数周才能恢复。在某些AMI病人,恢复期出现左室功能进行性改善,可能与梗死周围濒死的顿抑心肌功能逐渐恢复有关。

心肌梗死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护理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