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技巧 解决脱钩跑鱼的四个技巧(2)

  3、因组合竿线的缺陷而跑鱼

  首先看一下线过粗的影响,我们从子线和主线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子线过粗时,一方面隐蔽性差,造成鱼警觉性增加,当鱼吞饵时,粗硬的子线又影响了饵向鱼嘴里的移动,使鱼吞饵较浅,这时扬竿中鱼后,脱钩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而当主线过粗时,鱼漂的信号就会减弱,如果这时选的鱼漂号数小,浮力不大,还会造成水线不能绷直,使信号的传导减弱滞后,造成扬竿的时机不正确,从而导致不中鱼或中鱼后脱钩。

  线过细时的影响主要是强度降低,提高了断线跑鱼的机会。子线过细时还增加了双子线缠绕的机会,而缠绕的子线如果我们没及时将其分开,鱼吃上钩时也会造成另一根线挡嘴而使饵进不了嘴或进嘴浅,中鱼后也会有一部分鱼脱钩。

  对策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民间钓鱼人对休闲野钓的竿线连接有了一个完美的方式,即加了一段“护竿线”,就彻底解决了竿节屡被大鱼拖走的问题。这段护竿线的长度因竿而异,如6米3的竿子可从竿尖处延长5~10米。用胶圈把线与竿尖连接后,余线就顺着竿身绕至竿脚附近拴住,我则喜欢用一竹片蓄线,按上述方法缠好后,再用两根橡皮筋捆在竿体上即可,到收竿时把线收回竹片上就行了。还有的钓鱼人通过改造,在竿柄处装上简易轮,不仅解决了出节的问题,而且增加了遛鱼功能,擒拿大鱼更有了保障。

  4、因线的破损而跑鱼

  相对竿子而言,鱼线的正常使用周期是较短的。在竞技场上,一次比赛要换数次到数十次子线的情形比比皆是。而在休闲野钓中,我们一些朋友则不是这样的,仍沿袭着“不断不换”的旧习惯,对于主线而言,有的甚至用上两三年都不换。

  正是由于这些传统的用线方式束缚了手脚,常常造成遛鱼中断线,对此笔者深有同感。鱼线属于化学制品,它在使用过程中(如中鱼、挂底等)因为不断牵扯和延伸,强度会不断减弱,而在连接处,因为打结的关系亦降低了线的结节力,加上风吹日晒,加速了线的老。

  另一种易引起鱼线破损的情况是在复杂水域多有树枝、木桩或暗石,在抛线或与鱼较量中难免受到挂扯或摩擦,而钓鱼人又因专注于鱼情或钓事,常常忽视了对鱼线的检查,恰好再遇到大鱼咬钩时,眼看成功在即,“绳子从细处断”—当你事后查看时,断线部位必定是那些早有隐患的地方。

  对策

  既然明白了失鱼之痛来自于对钓线的“关爱”少和认识贫乏,那么我们就认真对待吧。一是坚持每次出钓前对钓线检查一遍,钓中留心钓线的变化。二是一经发现钓线有损伤,坚决换掉。三是摒弃“一根线用一辈子”的陈旧思想,该换则换,一切以保证线的结实度为前提。四是收存钓线要在干躁通风和暗处,以免加速老化发生易脆易断。五是要科学打结,减少强度损伤。六是要学习一些用线的科学知识,提高对钓线的认知能力。

  结语:根据上文的介绍,钓鱼时跑鱼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小编的文章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小编提醒大家下次在钓鱼时遇到这些情况,不要再将上钩的鱼放跑了哦。后小编祝大家钓鱼都有好收获。

跑鱼的原因 钓具的使用 钓鱼技巧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