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这样运劲让你的关节弹跳起来(2)

  3.引劲跟劲

  引劲,牵引或诱使来劲向我方纵深前进,将其化掉、落空。具体来说就是,听出来劲的大小、方向后,保持接触点不松开,手继续圆弧滚肘运行,来劲运行轨迹及方向就会发生改变,并从圆弧切线方向上被引化掉或落空。

  跟劲,来劲退回,要紧跟不放,逼其出现断劲。具体来说就是,我方引劲时,对方感到不妙,即将来劲退回,我方仍要保持接触点不松开,手继续圆弧滚肘跟进,迫使退劲轨迹及方向改变,将其逼到被动位置即出现断劲。

  引劲跟劲中必须做到“粘连黏随”“不丢不顶”,才能运化出发劲打击对方的有利时机。

  二、劲力转化规律

  (一)转关慢运

  就是盘架中,转关过程要“静运无慌”,身体各部位要慢慢运行、转换。为什么要慢运呢?因为只有慢运,才能把身体各部位调整到发力或打击的佳状态,快了或技术还不熟练,就不能保证身体各部位都到位,爆发力质量会受到影响。

  长期慢运熟练了,再经过推手、散手等运劲发力的技术技巧训练,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条件反射。那时,我们在技击对抗中才讲“转关快运”“引进落空合即出”,对手的劲力一落空就打,对手的劲力一断就发。慢了就会丧失技击时机。但在习练的初级阶段还是慢运好。

  (二)调整身形

  转关慢运中,要将身形调整到发力或打击的佳状态。按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检查一下否符合松胯圆裆、含胸塌腰、虚领顶劲等等。这当中任何一个部位不符合太极拳基本要领或不符合技击基本要求,都会影响到劲力的发放质量。

  (三)卷屈蓄力

  调整身形的同时,还要注意卷屈储力。“劲以曲蓄而有余”,肢体只有在卷屈时,才能将其弹力、张力、旋转力蓄集起来,并处于待发状态。肢体不卷屈或卷屈不好,发出的肢体力会大打折扣。

  卷屈蓄力怎样做,张志俊老师概括为“梢节领劲,两头卷曲”,即两手两脚领劲卷曲起来进行蓄力。当然还应包括胸腰左右两头往前面卷曲来进行蓄力。用形象的说法叫“身备五弓”。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胸腰弓是反弓,即通过虚领顶劲,含胸塌腰,将人体本来处于自然弯曲状态的脊背拉直,发力后放松,才恢复自然状态。卷曲蓄力,要像鞭炮一样,要裹得紧,才会爆发得好。

  三、发力规律

  转关过程完成后,即可进行发力。发力遵循合力旋打、内动外发、保持平衡、松活弹抖等规律。

  (一)合力旋打

  卷屈储力后,还要将肢体力、气力、念力运化到技击部位形成合力。在发力前的瞬间,还要用一个小动作将力完全合住,即按太极拳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的原理,沿打击线路的反方向,稍位移后挫,将技击部位随限猛然旋转爆发打出。要注意技击部位必须旋转打出,这样发出的力因有旋转力而威力更大。

  (二)内动外发

  即内动外发规律。为什么要内动,外才发呢?因为发力前先要卷屈蓄集肢体力,然后肢体力还要在腰部进行折叠运化,气力、念力还要运化到丹田部位集中,处于待发状态。这些力要从这里传导、运化至技击部位形成合力,后才发放出去。

  所以要“内不动,外不发,腰不动,手不发”,丹田不动,力不发。

  (三)保持平衡

  从发力到打击到对方,我方的技击部位有一个位移,这个位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自身的身体平衡。保持平衡有“前发后塌”“左发右塌”等许多共同的规律。如右手向右前方发力打出,左手就要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发力,形成一对对称平衡力。

太极拳教学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的特点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