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 为什么生病要用艾灸治疗(2)

  防病保健的艾灸疗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压力的加大,我们越来越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做我们想做的事情。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健康是革命的本钱。

  如何才能养生保健呢?我们不妨借鉴古人的做法,一方面注重调摄养生,即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使自己健康长寿;另一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以增强体质,防病于未然。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上说:“……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就是说,上古之人大都知道养生的道理,慎起居、节饮食、戒郁怒、适劳逸,顺应自然,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这就是调摄养生。除此之外,古人多采取灸法防病保健,这在古医籍中有颇多记述。如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灸例》中说:“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在《医说》中云:“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就是说,若要身体健康、平安一生,就应该经常在足三里处进行艾炷灸,使其产生灸疮,这样就可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日本人也很重视灸法保健,如偶景山在《养生一言草》中说:“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宋代·窦材《扁鹊心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绍兴间,刘武的军中有一步卒王超,太原人,后来遁入江湖为盗。他曾经遇到一个不同寻常的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王超按此法行事,年至九十,精彩腴润……后被擒,监官问他:你有何养生之术吗?王超回答说,没有。只是每于夏秋之交,即在关元穴处用艾火施灸千炷,因此而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几日不食也不会感到饥饿,至今脐下部象火一样温暖。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啊。王超被处死后,刑官令人将其腹暖之处剖开,视见一块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此即长期施灸艾火之故。所以,《扁鹊心书》中说:“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古人认为,不同的年龄施用灸炷的多少是不同的。“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食窦)、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扁鹊心书》)。

  可见,运用灸法来强身健体,在古代非常盛行。明·高武在《针灸聚英》中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也就是说使用灸法来防病保健,称为“逆灸”。古人非常重视防病于未然,而艾灸疗法则是用于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家知道什么是艾灸疗法吗?相信使用过艾灸的朋友是了解的,艾灸疗法就是以艾为主要材料,在人体的经络、穴位或病痛部位进行熏灼灸烤,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从而激发经气,温通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这里所说的艾,就是民谚中所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中所指的艾草。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所以民间常在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来避邪驱瘴。中医学上则以艾入药,将其干燥的艾叶,捣制后除去杂质,即可成为纯净细软的“艾绒”,把它作为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能灸治百病”。《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以之灸火,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淤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结语:看到这里,大家对艾灸是不是更加了解了呢?为什么说大病宜灸?因为艾灸能帮助我们治疗疾病,并且效果非常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使用艾灸养生保健哦!艾灸除了能养生保健还能治疗颈椎病哦!

中医艾灸 艾灸养生 艾灸治疗颈椎病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