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闻问切 身体这处颜色变青色要小心(2)

  若见面赤斑斑如锦纹,多见于咽喉痛,吐脓血。若见口干脸赤,五心烦热,多因心肺热盛。若见面唇舌紫黯,多为体内中毒之象。

  总之,色赤主心病,可能见到胸中疼痛,胁肋痛,肩背部疼痛,双上肢内侧疼痛,虚证时腹胀,牵引至胁胀及腰背部疼痛。

  3.黄色

  内应于脾胃,为湿土之色。为风为热,多主虚证、湿证。

  黄色乃脾虚湿蕴的征象。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气血不充,故面色发黄;或胆汁瘀积于中焦;或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滞;或水湿蕴结脾胃,熏蒸肝胆;或感受疫毒等所致。

  若见小儿面色萎黄,多因脾胃气虚;若见面黄浮肿,多因脾虚湿滞;若见面色枯黄,多因气血枯竭;若小儿面黄而肿,或乍黄乍白,且腹大青筋,则为疳积所致。若见面色黄而发热,身体酸楚困重,多因湿邪在表;若见面色黄润,多因湿热;若见面色发黄,并感觉头昏而精神呆滞,多因寒湿;面目爪甲,一身俱黄,称为“黄疸”,面红黄,鲜明如橘子色,属阳黄,多因湿热熏蒸;面暗黄,如烟熏,属阴黄,多因寒湿郁阻,胆液外溢。

  若见面黄肌瘦,精神倦怠,食少腹胀,为虚胀。若见面苍黄,腹筋起而胀,或面萎黄,脸有红点、血丝如蟹爪,多为鼓胀,或因脾虚肝郁,或因食积虫积,或因血瘀水停。若见面黄大便黑,善忘如狂,或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多因内有蓄血。若见黄兼青紫,瘀血在胃,胁内有块。

  新生儿,全身面目呈现黄色,称为“胎黄”。小儿颜面黄肿,多为积证。若见面黄肌瘦,皮毛憔悴,腹坚且大,青筋暴露,或面色乍黄乍白,一般都为疳积。若见面目青黄,身痛乏力,唇舌焦枯干燥,眉发脱落,腹中疼痛如刀切,或如虫咬,或如虫行,此为“虫疰”。

  4.白色

  白为燥金之色,手太阴肺经之色,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白色也为肺及大肠之色。主寒证、虚证、脱血、夺气。

  白为气血不荣之候。阳气虚衰,气血行迟,或耗气失血,气血不充,或寒凝血涩,白为气血不荣之外候。凡阳气虚弱,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经脉收引,皆可导致面呈白色。

  若见面色苍白,多为里寒证,可见剧烈腹痛或战栗;若见面色淡白,多因肺胃虚寒;若见面色白虚浮,或苍白,或晦暗,多因阳虚;若突然见面色苍白,或色白不泽,伴冷汗淋漓,多因阳气暴脱。若见面色淡白,肠鸣腹胀,泄泻澄澈清冷,腹痛肢冷,多因中寒虚寒,为中寒泄泻。若见颜面白,痰多清稀,鼻流清涕,多为寒嗽。

  若见面色淡白时咳短气,多汗恶风,多为“肺风”。“肺风”发则面白,咳唾脓血,上气奄然而极。若见色白脉喘而浮,多因上虚下实,有积气在中,喘而虚。若见口唇赤色,多因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

  总之,白色乃肺与大肠病之色,可见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踹腑足皆痛,虚则易见少气呼吸困难,耳鸣咽干,肠中切痛,肠鸣泄泻,能久立等症。

  5.黑色

  为寒水之色,足少阴经之色,肾与膀胱之色。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和瘀血。

  黑为阴寒水盛之色。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气化不行,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故面色黧黑。颧与颜黑为肾病。

中医望闻问切 脸色发黄 脸色发黄是什么原因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