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制造麻烦源于心理失衡(3)

  沉默在沟通中的意义

  在人们的习惯意识里,“沟通”几近等同于“语言交流”,人们总觉得“沟通”就是有声的对话。但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古德曼对沟通却作出了一反常规的论断:“没有沉默就没有沟通”,他从心理学角度对沟通的内涵作了独到的补充,这句话,管理学上称之为“古德曼定理”。

  也许人们会觉得古德曼定理有些离谱:如果大家都保持沉默,鸦雀无声,沟通还能进行吗?

  中国有句成语是“沉默是金”,它与“古德曼定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有些场合,学会沉默内敛,这其实是一种成熟的人生境界。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些矛盾会因为沉默而得以缓解;一些不可言明只可意会的事情也因沉默得以传递,一些内涵复杂的意思同样因了沉默有了深刻领悟的可能……古人因此用金子来形容沉默的珍贵。沟通,毕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声的会话。七嘴八舌、先声夺人其实容易使沟通陷入尴尬的困境。那些涉世未深刚走进公司的上班族,他们年轻、天真无邪,充满青春热情,一打开话匣子往往滔滔不绝,甚至不管大家有无聆听,只顾自说自话,其沟通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古德曼定理所说的:“没有沉默就没有沟通”,并不意味着否定说话所具有的重要沟通效果,古德曼教授只是站在心理学独特的角度表述了自己的见解,给沟通的定义打了一个漂亮的补丁,辩证地认知沟通。

  聆听,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沉默,沟通在许多时候正需要沉默来完成聆听。你一语他一言,大家争先恐后地说话,谁来当听众呢。没有沉默的听讲者,发言再响也失去了意义。当开会时,领导在讲台上发言,会场越是鸦雀无声沟通效果往往也就越好,当会下一片嘈杂,会上的发言者就可能要浪费口水了,这也是对发言者的一种漠视、不尊。

  思考,也需要沉默,沟通中聆听的一方若没有沉默的时间用以思考,就难以透彻理解发言者的意思。发言者并不能通过大声说话把思想复制给别人,只能通过沉默思考,提高说话的艺术感染力来打动听众,同样,给听众一定时间的沉默去琢磨,对参悟发言者的话语内涵肯定有帮助。

  沟通的间歇也是一种沉默,当人们进行过一次满意的沟通之后,都会暂时停歇、沉默下来。吃饱饭之后要消化,听多了发言也需要领悟,沉默、静静地思索是消化别人话语的好途径。

  古德曼定理补充了沟通的外延意义,使之臻于完善,提示沉默在沟通中的重要性。其实,一个人的悟性,一半应该归功于沉默中的思考和感悟。有时候,沉默中的心领神会,甚至可以胜过千言万语。

中老年人 心理 抑郁症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