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能治好吗 该如何预防及治疗沙眼

  沙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进补,沙眼的致盲率大大降低了,但是沙眼的危害以及给我们生活工作带来的不便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大家还是要重视。接下来三九小编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沙眼的治疗方法、预防方法以及病因等等。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可不要错过哦!

  目录

  1、沙眼的病因 2、沙眼的临床表现

  3、沙眼的治疗方法 4、中医辨证治疗沙眼

  5、沙眼的并发症及危害 6、沙眼的预防措施

  7、沙眼的饮食与保健 8、沙眼的检查方法

  9、沙眼的鉴别诊断

  沙眼是一种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为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外形酷似沙粒,因此被称为沙眼。沙眼的病变过程的早期会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与此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潜伏期5~14天,双眼患病,多发生于儿童或少年期。

  沙眼的病因

  沙眼的分泌物能传染此病,早为人们所知。1907年Halberstaedter与VonProwazek用光学显微镜和Giemsa染色,在沙眼结膜上皮细胞内发现包涵体,即上皮细胞内有红蓝色原体及深蓝色始体颗粒聚集,此包涵体具有基质(matrix),颇似外衣包围,被误称为“衣原虫(Chlamydozoa)”。

  此后,相继有不少研究,但一直未分离出病原。

  发病原因

  其实关于沙眼的病因的研究已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了。早在上个世纪,Halbestaedter与Prowazek用光学显微镜和Giemsa染色,在沙眼结膜上皮细胞内发现包涵体,即上皮细胞内有红蓝色原体及深蓝色始体颗粒聚集,此包涵体具有基质matrix,颇似外衣包围,被误称为“衣原虫chlamydozoa”。

  此后,相继有不少研究。但是,沙眼的病原体直到1955年才由我国汤飞凡、张晓楼等用鸡胚培养的方法首次分离出来。由于这种病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寄生在细胞内,并形成包涵体,故当时认为是一种病毒。又因其大小、形态与一般病毒不同,称之为非典型或大型病毒,与鹦鹉热、淋巴肉芽肿的大型病毒相似。

  此后各国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它的分子生物学及代谢机能等,证明它具有RNA、DNA和一定的酶,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具有细胞膜及壁,并对细菌敏感等,这些都不符合病毒的性质,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有很多相似之处。故1974年出版的《Bergey细菌鉴定手册》将这一类微生物另立一目,称为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是其中的一种。

沙眼 沙眼怎么治疗 沙眼症状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