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 考后谨防“考后综合征”来袭(2)

  第四类是焦虑。多出现在放榜前,这种情况多见于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优等生,他们常担忧没考好,或者没有被理想的高校录取,表现为睡眠质量较差。

  第五类是绝望,有可能出现极端行为,伤害自己。

  心理

  家长安抚

  向前看别回头,人生不因一场考试而终结

  对于因发挥不好而痛苦郁闷的孩子,有些家长会劝说:“没关系,不要在乎成绩。”其实,道理虽然没错,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性格、应对问题的方式,一句话并不能打消考生对未来的忧虑,改变对自身长期以来的期许。

  要允许考生“体验痛苦”

  家长、社会要允许考生“体验痛苦”,考后几天应让其充分释放心理压力,哭也好,笑也好,都比憋在心里好。家长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妥善解决情绪反应,避免问题持续发酵,对估分、填报志愿造成不利影响。

  崔立谦强调,家长要告诉孩子,人生不会因一场考试而终结,“逝者不可追,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自责悲伤焦虑都于事无补,必须向前看。”需要注意的是,跟孩子谈心时莫纠缠于考试细节问题,而可以多问问孩子现在想做什么。如果孩子只是想独自静处,可以跟其约定一个“闭关反思”的期限,到时间就要出来见人,在此期间,家长要用心观察考生的表现。

  如果亲人长辈的话效果不佳,不妨请来与考生关系好的朋友和老师。有些考生忌讳见发挥好的同学,怕触景伤情,那么不妨请信任的师哥师姐、表哥表姐来现身说法。

  及时发现“异常信号”

  考后许多考生喜欢睡懒觉来放松,如果考后一周孩子还是精神疲惫,睡不醒,没食欲,不愿出门,或者平时很乖的孩子突然大声顶撞父母,可能就不单纯是考后休整放松能解决的问题。

  崔立谦说,考生家长应细心观察,别放过心理问题的蛛丝马迹。如果孩子连续几天出现失眠、痛哭不止、胃口差、动辄发脾气、绝望冷漠,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和人见面、交流,应考虑孩子陷入抑郁情绪的可能。家长除了多开导,更要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以免情况恶化。

  自我调整

  及时树立新目标,可放松莫放纵

  对于亢奋型考生,要明白“放松不是放纵”。假期作息紊乱,会造成睡眠节律紊乱,甚至影响到大学入学后的作息习惯。崔立谦建议,娱乐宜有度,莫挑战危险指数过高、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娱乐活动,作息可以比备考期间稍晚一点,但不宜晨昏颠倒,尽量少熬通宵。

  对于空虚型、焦虑型考生,好的心理调适办法是树立新目标,让自己忙起来,动起来,将注意力从考试结果上转移开。此外,高考后的假期不是人生“放大假”,而只是高中到大学之间的一个非常“过渡期”。考生应尽快从考试的非常规状态回归健康生活的正常状态,为大学做好准备。

  专家建议, 随心所欲地睡懒觉、发发呆不要超过一星期,接下来应有序休整。好的选择莫过于和同学们一起毕业旅行,但应在家长的协助下规划旅游线路,确保安全,且次数以一两次为宜。如果不愿外出旅游,可以进行积极的室外运动,尽量安排兴趣性课程,适度同学聚会,考驾照,帮家长做家务,看名著“杂书”、观赏电影等。

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隐患 部分考生“焦虑”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