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医诊断的真相(3)

  中医四诊之“闻”。

  中医的闻主要指听觉,即医者通过听觉感知患者的声音特征来获得其生理信息。也有部分医书提到闻还包括以嗅觉获取信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肝在音为呼”、“心在音为笑”、“脾在音为歌”、“肺在音为哭”、“肾在音为呻”。认为人所发出的声音与其内脏有一定的联系,通过言语和声音,可以推知患病的脏腑状况。《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记载:“五脏有声,而声有音。肝声呼,音应角……角乱则病在肝;心声笑,音应徵……徵乱则病在心;脾声歌,音应宫……宫乱则病在脾;肺声哭,音应商……商乱则病在肺;肾声呻,音应羽……羽乱则病在肾。”

  中医认为语声的高低强弱, 可辨阴阳寒热虚实纯属无稽之谈,以宫、商、角、徵、羽音律确定五脏的病变更是典型的牵强附会。人的声音特征主要在于声带本身状态和声门裂的大小,并且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除了与声带相关的疾病以外,声音的变化与疾病没什么联系,也是根本无法准确量化的。

  中医诊断中对气味的闻诊,是指与疾病有关的气味。通过嗅觉感知患者散发出的气味(包括口气、汗气、痰涕之气、二便之气、经带恶露之气、呕吐物之气、病室之气等等),应该说这个思路与现代医学的化验方法是接近的,但由于人的嗅觉并不灵敏且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主观的成分,所以2000年也没“闻”出什么。相对于现代医学的化验,依靠嗅觉的闻诊就更如同刀耕火种一般原始了,再过几千年也“闻”不出尿酸、pH值和大肠杆菌。

  中医虽然一直强调“闻”是四诊之一,但当今中医界事实上已经抛弃了闻诊,无论是中医教学还是临床,闻诊仅仅作为一个名称存在,并没有什么具体方法。缺少了闻诊,四诊合参也就无从谈起了,闻诊只不过是中医崇古必须保留而又无用的鸡肋。

  反观现代医学的听诊倒是极为常用,听诊器就是为常见和方便的辅助器械,可以准确定位脏器活动的声音并起到放大作用。听诊法的使用范围很广,如心血管系统的心脏搏动音、杂音、心包摩擦音及血管杂音;呼吸系统的肺泡及支气管呼吸音及各种病理情况时的呼吸音、胸膜摩擦音;消化系统的胃肠蠕动音等,为进一步检查和诊断提供了有效的线索。

中医 中医四诊 中医诊断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