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8养生堂官网:李光伟讲降血糖要注意啥

民福康健康 > 养生节目 > 北京卫视养生堂

图文作者:淮安三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责编:戴碧莹

发表时间:2015-03-19 09:11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控制血糖要注意啥

  我国是糖尿病的高发国家,这种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隐患。许多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带来了身体上和经济上的双重负担。因此,科学控制血糖极为重要。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控血糖的饮食原则与误区。

  1、菜肴少油少盐

  糖尿病人应选少油少盐的清淡食品,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烹调宜用植物油,尽量减少赴宴。在赴宴时也要尽量按照平时在家吃饭时的量和食物间的搭配来选择饭菜。

  2、“多吃肉、少吃饭”并不科学

  有人认为肉是蛋白质,饭才是糖,因此,多吃肉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其实不然,肉到体内也能转变成糖和提供脂肪。糖尿病患者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小于200毫克,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脂肪摄入,少吃油煎、炸食物及猪、鸡、鸭、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3、进餐定时定量

  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5小时。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或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次正餐中拿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

  4、无糖糕点也要控制

  虽然无糖糕点不含蔗糖,但糕点是淀粉做的,同样会产生热量,故不能随便多吃。

  5、多食用粗粮

  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55%-60%左右。日常饮食中,糖尿病患者宜多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粮,尤其富含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全谷物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单糖类的摄入要严格限制,如蔗糖、麦芽糖、葡萄糖等以及含这些糖类较多的食品。为了改善口味,糖尿病病人宜选用不产生热量的甜味剂,如木糖醇。

  6、少量红酒,避免烈酒

  喜欢喝酒的患者可以允许少量的酒精摄入,如每日红酒100-150毫升。不鼓励饮用烈性酒。需要注意的是,空腹饮酒可以导致服用促泌剂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发生低血糖,因而饮酒时应同时进食。

  7、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吃四条腿的(猪、牛、羊等)不如吃两条腿的(鸡、鸭等禽类),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腿的(鱼类)。这些食物都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研究发现,如果想控制好血糖,重视蛋白质的摄取很重要。

  8、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如果把一天所吃的食物分成10份,早、中、晚餐相对科学的比例是3:4:3或4:4:2或4:3:3。吃零食也要适当,冰淇淋、果脯类要少买。建议平时将新鲜的水果、蔬菜、奶制品、坚果当零食。

  9、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成人一天少应喝1600毫升水,即8个普通玻璃杯。美国一项调查发现,每天喝水少于两杯的人,比每天喝水多于5杯的人,癌症发病率增加35%。可乐、雪碧等甜饮料少喝。其含糖量很高,一瓶可乐里约含有12块方糖,容易导致龋齿、增加糖尿病风险等。可多喝点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自己熬的绿豆汤、打的豆浆、榨的新鲜果汁等。

  10、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奶类被称为“全营养食物”,能提供我们人体所需的大多数营养素,其大的营养贡献是补钙。因此,每天应至少摄入半斤奶制品,好一斤。鲜牛奶好,买酸奶应选原味的。大豆或豆制品也应每天吃,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肥胖患者,可以用豆制品代替部分肉类,因为其脂肪含量比肉类更低,且含有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等,没有胆固醇。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李光伟

  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医疗部名誉主任,内分泌专业首席专家。兼任中华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国家药品监督局新药、进口药评审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副主编和多个中华系列医学杂志编委和审稿人。

  学习工作经历:197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内科、内分泌科临床一线工作三十余年。1990及1991年先后在日本长崎大学及美国NIH糖尿病研究所研修。

  专业特长:国内的内分泌专家,擅长治疗内分泌疑难病包括垂体病、甲状腺病、糖尿病、肥胖病等。完成卫生部科研课题多项,重点科研领域为糖尿病防治及胰岛素抵抗,是“大庆糖尿病20年前瞻性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之一。

  其20年研究结果证明6年生活方式可在20年间减少糖尿病发生43%,并减少严重视网膜病变47%,主要成果发表于世界顶级杂志《柳叶刀》。

  该研究与美国及芬兰同类糖尿病预防一起被誉为世界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里程碑式的研究。在1993年提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目前在国内胰岛素抵抗研究中广泛应用。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共发表文章200余篇。曾荣获1995年卫生部科技进步奖,1998年获吴阶平医学研究奖。2000年起2006年获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和内分泌学分会共同颁布的“施维雅-胰岛素分泌成就奖”。

  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0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ADA)大会发言。2000年起入选国务院有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点击查看更多:养生堂官网 怎样降血糖 李光伟 

苏ICP备15060253号-6 Copyright © 2010- www.39yst.com 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