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1万家灯火:张湖德讲日常预防疾病方法

民福康健康 > 养生节目 > 江苏卫视万家灯火

图文作者:淮安三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责编:钱景

发表时间:2014-03-14 15:52

  本期做客万家灯火栏目的专家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湖德,他为大家讲解了一些日常预防疾病的方法,告诉你人为什么会生病,如何防病有效果,一起看看吧!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日常预防疾病方法

  1.调养身体,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1)调摄精神

  精神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的、持续的刺激,可以使人体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而在疾病的过程中,情志变动又能使疾病恶化。因此,调养精神就成为养生的第一要务了。

  中医摄生十分重视精神调养,要求人们做到“恬淡虚无”。“恬”是安静;“淡”是愉快;“虚”是虚怀若谷,虚己以待物;“无”足没有妄想和贪求,即具有较为高尚的情操,无私寡欲,情舒畅,精神愉快,则人体的气机调畅,气血和平,正气旺盛,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2)锻炼身体

  “生命在于运动”.人体通过运动,可使气机调畅,气血流通,关节疏利,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长寿,而且对某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生活起居应有规律,要作到

  ①饮食有节

  中医摄生学要求人们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饱或过饥,否则“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此外,饮食五味不可偏嗜,并应控制肥甘厚味的摄人,以免伤人。

  ②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起居要有一定的规律。中医非常重视起居作息的规律性,并要求人们要适应四时时令的变化,安排适宜的作息时间,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长寿的目的。此外,养生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体力劳动,可以使气血流通,促进身体健康。否则,过劳以耗伤气血,过逸又可使气血阻滞,而发生各种疾病。

  ③适应自然规律

  自然界的四时气候变化,必然影响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只有掌握其规律,适应其变化,才能避免邪气的侵害,减少疾病的发生,中医学提出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等摄生原则,以适应自然规律,保障人的健康。“法于阴阳”的“法”,即效法之意。“阴阳”,指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和于术数”的“和”,为调和、协调之意。“术数,修身养性之法”(《类经,摄生类》)。即遵循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而采取适宜的摄生方法:如果不能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4)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

  《素问·刺法论》中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可见我国很早就已开始用药物预防疾病了。我国在16世纪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的先驱,为后世预防接种免疫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试用中药预防多种疾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板蓝根、大青叶预防流感、腮腺炎,马齿苋预防菌痢等,都是简便易行,用之有效的方法。

  2.防止病邪的侵袭

  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故未病先防除了增强体质,提高正气的抗邪能力外,还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应讲究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污染,对六淫、疫疠等应避其毒气。至于外伤和虫、兽伤,则要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留心防范。

  人生病的原因

  每个人都会生病,但疾病究竟是怎么得来的呢?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迅速康复,有些人却久治不愈?为什么有些人当时好了,没过几年就再度复发、一命呜呼?这里面究竟有何蹊跷?是病魔太猖狂,还是人类太脆弱?难道真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吗

  1.生病一定是经络出了问题

  如果把身体比作绿洲,经络就是绿洲下面的地脉,蕴藏着大量的水源和矿物质,为绿洲提供丰富的营养。如果地脉遭到破坏,地下水就会开始干涸,绿洲也会逐渐消失。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思是说,如果身体各部位经络气血通畅,就不会感到不舒服;如果身体某部位疼痛,那么一定是经络出了问题,气血运行不够通畅。经络好比一条条水沟,如果水沟堵塞,水流受阻,不仅周围的植物得不到灌溉、滋养,水沟里的水也会发臭。

  中医的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就是对经络作用的好阐释,通过针刺或按摩使经络通畅,气血得以运行。气血通畅则能直达四肢九窍、皮肤肌肉、五脏六腑,正常功能得以发挥,如此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经络通畅,病从何来?

  经络是连接五脏六腑的桥梁

  所谓“经”,有“径”的含义,就是人体中气血运行的大路。“络”有联络的含义,是指人体中联络各条大路的小路。如果说“经”是大街,“络”就是小巷,城市依靠大街小巷来进行交通,而人体则依靠经络来交流协调。人体的主要器官有12个,每一个器官都有一条主要经脉与之相连。各个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都完全依靠各自联系的经脉进行。十二正经中每一经脉都分别络属于一脏一腑,从而使得脏腑之间有了交通。有的经脉还联系多个脏腑,有的脏腑则有多条经脉通达。正是因为有了经络的相互联系,人体各个器官才能彼此协调,有序工作。

  今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在频繁地改变着人体生物节律,尤其是熬夜已成为普遍的生活现象,但熬夜恰恰是健康的大忌。子时、丑时、寅时是胆、肝、肺三脏气血旺盛之时,是此三脏的工作时间,长期熬夜会使胆、肝、肺三经功能减弱,头部出现紧束感、耳鸣、复视、手抖、动作不准确等症状。所以大家在晚上11点的时候一定要睡觉,这个时候阳气刚刚生发,如果一开始就没有养住阳气,长此以往,生命之花就会慢慢枯萎。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的现象更为严重。辰时(7~9时)是胃经当令时间,本需进食,可很多人因熬夜而不能早起,早餐就省去了。等到下午(酉时)肾经经气充沛之时却大量进食,造成肾脏负担过重,引起肾功能减退。这种进食方法也会导致血液中脂肪持续偏高,造成胆固醇沉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而晚餐过迟、过饱,会导致血液集中在胃肠,有冠心病的人,夜间会诱发心绞痛。

  总之,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都有其自然规律,所谓“因天之序”、“顺应自然”等,讲的都是中医的基本养生准则,千万不可随意更改,打乱规律。人体也是这样。否则,疾病就会主动找上门来。

  2.血气不足,疾病就会来敲门

  一旦气血不足就像鱼儿缺乏水源、士兵缺乏粮食一样,失去了战斗力,也好比一座没有士兵把守的城门,敌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突破城门,挥舞着大刀肆意砍杀我们的身体。

  医认为,气是一种无法可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不停地运行,负责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生命的进程;而血好比人体的水源,它外养皮毛筋骨,内养脏腑,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人体若血虚不能濡养身体,则会面色无华,视力减退,关节活动不灵,四肢麻木,皮肤干燥,发痒,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兵。血液循行脉体,供养全身,气能改善血液,帮助血液正常运行,两者不可分离。

  人体气血充足则身强体壮,能够适应自然界中偶尔发生的一些异常变化,而不至于生病;相反,气血不足则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天气偶一变化,就会生病,故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人之所以会生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气血的盛衰。

  气血两虚引起的人。首先得把胃养好,每天坚持吃点薏米粥,平时再多吃些气血双补的食物比如当归、鳝鱼、山药等;另外每天坚持按摩膝下三寸的足三里和脑后的风池穴;家里常备点姜茶;不熬夜;过段时间自然就会好了

  3.大多数疾病都是由我们的生活方式所致

  《黄帝内经》说:“……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何谓“过用”?凡超越人体正常范围,致使脏腑发生损伤,生理功能、心理活动遭受破坏的各种因素,均属“过用”,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良生活方式经年累积的结果。

  人得病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无外乎是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和外部伤害,但归根结底,大多数疾病还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所致。《黄帝内经》说:“……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何谓“过用”?凡超越人体正常范围,致使脏腑发生损伤,生理功能、心理活动遭受破坏的各种因素,均属“过用”,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良生活方式经年累积的结果。

  不良生活方式会从方方面面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如不注意饮食节制,会给胃肠造成极大的负担;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常常为一点小事大吵大闹,大动肝火,对精神和神经系统造成不良的刺激;经常熬夜,会造成多种器官的损害,诱发肝胆疾病……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加油站,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则是滋生疾病的温床。

  违背规律,必然受罚。自然界如此,我们身体这个小环境也不能例外。冷了要加衣,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这是人体的规律,应该遵守。因天之序,法于术数,和于阴阳,这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准则。《黄帝内经》开宗明义即讲:做人、做事要顺其自然,遵守自然规律,守时、守位。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违背了这个规律,就要生病;遵守了这个规律,就会健康长寿。现在社会很多人身体都不健康,都是逆天而行的结果。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该结婚的时候不结婚,这就是不顺其自然,违背了规律,整个人生的程序都被打乱了。疾病焉能不来?

  4.你没有及时清理体内的垃圾

  毒素在体内不同的部位停留,则可出现相应症状。如果毒素残留在呼吸系统,人便会经常感冒、咳嗽、气管敏感、哮喘;残留在胃肠,就会使人有口气,偶发便秘,恶心、呕吐甚至腹泻……

  这往往与体内毒素堆积、没有及时排除体外有关。所谓毒素就是身体内的垃圾,主要包含两类:一是食物消化、吸收后产生的代谢废物;二是吸收的污染物。如吃了污染食物,吸入污浊空气。

  毒素在体内不同的部位停留,则可出现相应症状。如果毒素残留在呼吸系统,人便会经常感冒、咳嗽、气管敏感、哮喘;残留在胃肠,就会使人有口气,偶发便秘,恶心、呕吐甚至腹泻;残留在皮肤,会使皮肤过敏或出现斑点、暗疮、粉刺、湿疹;残留在骨骼,则会感到腰脊疼痛、关节痛;残留在大脑,则人容易失眠、焦虑、抑郁、疲倦、神经紧张。

  本期嘉宾介绍

  张湖德

  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医学顾问,中华养生保健菜肴评审专家,从事中医养生保健的教学与研究30多年。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江苏卫视,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点击查看更多:万家灯火 张湖德 防病 

苏ICP备15060253号-6 Copyright © 2010- www.39yst.com 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